教師研究課題總結
教師研究課題總結泉州閩南文化研究之古民居研究
課題的來源及確定:
常言道:“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泉州文化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稱得上是文化中的“活化石”!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文化的力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近年來,福建省也提出要發(fā)展“海峽西岸”經濟區(qū),泉州更是抓住時機努力爭當海西的排頭兵。作為泉州的一員,你對泉州的閩南文化了解多少呢?你知道閩南話正面臨著消失的絕境嗎?你知道前不久在中國最高藝術殿堂國家大劇院演出的南音正面臨后繼無人的困境嗎?你還知道閩臺緣博物館里的文化是連接大陸和臺灣的根嗎?還有出現(xiàn)在我們身邊的古民居建筑、茶文化、舞龍、舞獅、木偶戲、梨園戲、拍胸舞、公鼎婆等等,盡管近在咫尺,但卻很是陌生!可喜的是,閩南文化越來越受到國家相關部門和海外人士的關注。同學們,作為一名泉州的中學生,我們有責任也很有必要對本地的文化進行研究,了解本土文化的來龍去脈,生存現(xiàn)狀,從而共同來保護我們的優(yōu)秀文化,為泉州的發(fā)展盡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
確定范圍:
由于泉州閩南文化研究這一課題過于廣泛,學生在開展研究前,勢必需要一個大小合適、合理,又可以全面典型的反映這一課題價值的范圍。經過小組成員的討論,學生最終確定泉州的古民居建筑這一文化作為研究的對象。
確定此課題的目的和意義:
通過實地考察本土的文化古跡,查找相關的閩南文化資料,激發(fā)學生學習泉州文化的熱情。能夠較好地掌握文化的精神,清楚泉州的閩南文化,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從而達到全面發(fā)展自我的目的。同時,也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到文化的保護和繼承中來,甚至努力擔當泉州文化的繼承人,充分發(fā)揮泉州文化在各個方面的作用。
確定方案:
我們的實施方案是以查閱資料和做調查問卷為基礎的。
A.開展科研,資料收集工作是一件重要的基礎工作,必須了解前人已有的相關方面的研究成果。通過查閱資料,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專家已做出的研究結論和立場,這樣不僅可以為我們以后的最終形式成果在一些方面上,加強了可信的理論依據(jù),也可以使我們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就最新的情況,做出獨到的、新穎的結論和價值。
B.而調查問卷則可以從實際出發(fā)了解研究對象的實質和發(fā)展,,使我們多方面多角度的深入探討。
另外,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群體活動,以及發(fā)展個案深入調查尋訪為輔助方法,作為我們整個研究活動的方案。調查研究的過程:
1、課題確定及制訂范圍。“泉州閩南文化研究”這個課題的范圍非常的大,如果不找一個小的切入口的話,那么只能泛泛而談,所以選題是否可行很重要,一開始,由于我們缺乏研究經驗,而把題目定的很大,使得學生很難入手,也不易把握。經過老師的指導,才恰當限定研究范圍,尋找到了切入點,使之后的研究易于操作,具有可行性。因此學生花了較多時間用來確定這個小課題。
2、確定實施方案,計劃表,分配任務。做任何一件事情前,都少不了一個好的計劃,為了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受到最好的效率,學生在確定課題后,隨即制定了一張計劃表。課題小組同學在研究中分工合作,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共同提高,這是研究性學習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3、初步閱讀大量有關書籍,上網查找有關資料,整理成摘錄卡。書本上的資料特別是網絡上的信息,有時是雜亂無章或互相矛盾的,將其整理成我們所需的東西,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學生采取了摘錄卡這個很好的方法。4、制成的調查問卷。我們就制成了適合中學生的調查問卷。起初只是覺得問卷設計新鮮有趣,平時也見過一些調查問卷,并不認為有什么難的待到自己提筆構思時,才意識到出好一份問卷并非易事。設計問卷的過程對于我們的意義遠遠超過了一張設計成功的問卷本身。
5、根據(jù)小范圍調查結果對調查問卷進行修改、整理、補充和完善。我們根據(jù)小范圍調查的結果,對調查問卷的問題的輕重和數(shù)量進行了修改,這對以后的大范圍調查作了很好的鋪墊。
6、回收調查問卷,做統(tǒng)計和整理。大量的問卷回收下來,接下來所要做的就是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了。統(tǒng)計是一項很龐大、很有邏輯、非常需要耐心的工作。為了力求于每份問卷的回收價值,對待每個問題,每項選擇,我們都進行逐一的翻查,完整的記錄下每個我們所需的數(shù)據(jù),所以花了比較長且很覺吃力的時間,終于完成了數(shù)據(jù)的整理。7、就遇到的問題和所需,第二次資料收集工作。收集資料看似容易,實際卻需下工夫。到哪里收集,怎樣收集,都是不小的問題。于是課余時間被最大限度的利用上了。
8、初步定稿,修改,最終完稿。為了更好的表現(xiàn)前些工作所有的成果,運用了許多多媒體知識,許多也是現(xiàn)學現(xiàn)用,繁忙中的失敗也不少。最終以PPT的形式完成了對本課題的研究,小組中的每一位成員也認真地完成了各自的心得體會。
研究結果:略(詳見小組研究總結)教師幾點心得體會:
學習到的經驗之處:
1、我們對研究性學習有了初步的了解,探索出了“以課題研究為主要類型。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形式,研究主題下選擇小課題的組織方式”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方式。
2、教師的教育觀念有了很大轉變,摒棄了陳舊落后的教育觀念,改變了課堂教學“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逐漸成為了教師主動的教學行為。3、提高了教師科研意識和水平,促進了我校教育科研工作。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鍛煉和培養(yǎng)了我校教師隊伍,提高了教師隊伍素質。
4、開展研究性學習,既提高了學生思想素質,鍛煉了學生意志,又增添了他們學習興趣,增強了他們學習的信心,培養(yǎng)了他們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們班的蘇劍濤同學,原來對數(shù)學和其它學科學習都不太感興趣,但自從參加了他自己喜歡的課題小組后,學習勁頭和學習信心更足了,找到了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存在的問題:
1、經過這次研究性學習實踐后,我們也發(fā)現(xiàn)存在不少問題。上升到課程觀念上,我們仍有一定的差距,盡管我們都付出艱苦努力,但有的研究小組的學習活動卻是應負式。
2、我們在整體研究中仍存在發(fā)展不均衡的狀態(tài)。有的主題開展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而有的主題卻冷冷清清,無動于衷;有的課題小組熱情高漲,成果不斷,而有的小組卻一籌莫展,不知所措。
盡管存在不少問題,但總體上我們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隨著校級各部門對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重視,我們有信心在校級總課題組的指導下,更加科學,更加規(guī)范,更加富有成效地把這個課題研究工作搞好。
擴展閱讀:教師個人課題研究總結
教師個人課題研究總結
安塞縣樓坪中學李夏宏
本學期,我圍繞著自己的研究課題,進行了課堂教學操作策略這一專題的研究。具體開展了以下幾項研究活動。
一、個人研究課題操作行為設計活動。
為了能夠更好地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發(fā)展性評價,并于課堂教學實踐中落實發(fā)展性評價,本學期,開展了課題操作行為設計的研究活動。在活動中,開展兩項小活動。
首先,進行學習。一向課標學。認真地研讀新課程標準,分析理解課程標準中有關評價的相關要求,并能夠深入理解,不停留于標準的表層。二向專家學。基于學校的大環(huán)境提供了有利的專家資源,因此在平日中有機會聆聽專家的指導,從專家那兒得到了很多理論的幫助。三向書籍學。學校硬件條件優(yōu)越,可以通過廣闊的網絡資源查找各種理論書籍,進行相關的學習。
然后,進行設計。在充分學習的基礎上,依據(jù)有關課標要求,在分析學情、教材與學生年齡、心理特點的基礎上,精心進行課題操作行為的設計。
二、開展操作行為設計的課堂落實活動。
教學行為設計來源于實踐,同時更要落實于實踐;實踐是檢驗行為設計的唯一標準。本著這個原則,本學期,扎扎實實地開展了教學行為設計的課堂落實活動。在生活課的課堂教學中,用自己設計的教學行為設計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做到兩個結合:(一)教學行為設計與教案相結合;(二)教學行為設計與課堂教學行為相結合。三、開展教學反思活動。
成功=經驗+反思,要想使自己的研究有所成就,必須要不斷地進行反思,在反思中再行提高、完善。有效的教學活動就應該沿著這樣的軌跡進行開展,即:學習---設計----行動----反思----修改----再行動。在個人課題的研究活動中,同樣應按照這樣的研究軌跡進行研究。在課堂教學的行動研究后,為了使研究有效、扎實,便進行了教學反思活動。具體反思兩點:
(一)教學行為設計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本身;(二)課堂教學反射出的教學行為設計本身;
針對上述兩點,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存在的優(yōu)點繼續(xù)發(fā)揚,對于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改正。本學期,共反思了3次,并進行了3次的教學行為設計的修改。除此以外,本學期還進行了教學行為設計的論證活動。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教師研究課題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教師研究課題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