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復習資料總結
武術復習資料總結
一、名詞解釋
1、武術:是以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擊為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tǒng)體育項目。
2、長拳:它以拳、掌、勾為其主要手型和弓步、馬步、撲步、虛步、歇步為其基本步型,并有躥蹦跳躍、閃展騰挪、起伏轉折、跌撲滾翻等動作和技術組成的姿勢舒展、動作靈活,快速有力、節(jié)奏鮮明的拳術。
3、南拳:是一種流傳于我國南方各省節(jié)短勢烈的拳術,其動作樸實剛勁、步法穩(wěn)固、拳勢激烈,常以發(fā)聲吐氣助長發(fā)力
4、散打:是兩人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制勝對方的競技項目。
5、套路運動:是武術動作以攻守進退、動靜疾徐、剛柔虛實等矛盾運動的變化規(guī)例編成的整套練習形式。
6、功法運動:功法運動是以單個武術動作作為主體練習,以達到健體或增強某方面體能的運動。二、填空題
1、四擊指:踢、打、摔、拿。八法指:手、眼、身、步、精神、氣、力、功
十二形動如濤、靜如岳、起如猿、落如鵲、站如松、立如雞、轉如輪、折如弓、快如風、
緩如鷹、輕如葉、重如鐵。
2、武德提出的最早時間是:春秋時期
中國武術在明清時候最繁榮,繁榮的標志是A、拳種和流派的形成B、無
數(shù)內功的形成C、武術套路的形成D、內家拳的出現(xiàn)E、對武德的明確要求
3、套路運動主要包括哪些拳術、器械、對練、集體表演。
4、武德最早建立于春秋時期,在《左傳宣公十二年》中最先看到5、“長拳”一詞出現(xiàn)在明朝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拳經(jīng)捷要篇》中。6、中國武術期刊在哪些機構編輯?答:中國體育報業(yè)總社7、左攬雀尾有幾種組成:4種(、捋、擠、按)8、上海精武會成立于1910年9、截拳道的創(chuàng)始人是李小龍10、華佗創(chuàng)超了五禽戲
10、國際武術聯(lián)合會成立于1990年10月,地點:北京
11、長拳、南拳、刀、槍、劍棍,成人不得少于1分20秒,太極拳5-6分鐘。12、直擺性腿法有:正踢腿、外擺腿、里合、側踢腿、里合加外擺13、中國武術協(xié)會成立于1956年的北京14、象形拳有哪幾種:象形、取意兩種
15、武術起源于我國遠古祖先的生產(chǎn)勞動,和當時生產(chǎn)力極其低下的因素有關。16、中國武術1936年參加奧運會。
17、1950年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召開了武術座談會,倡導發(fā)展武術運動。18、首屆國際武術邀請賽1985年在西安舉行。
19、1997年的中國武術段位制在1998年批準頒布實施。20、運動路線錯誤扣0.1分
三、簡答題
1、南拳的特點是什么?
答:動作樸實剛勁、步法穩(wěn)固、拳勢激烈,長以發(fā)聲吐氣助長發(fā)力。2、太極拳左攬雀尾的動作方法?答:轉體撒手抱手收腳轉體上步弓步棚臂轉體擺臂轉體后捋轉體搭手弓步前擠后坐引手弓步前按3、集體表演是什么樣的形式?
答:是以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體演練,可變換隊形與圖案和采用音樂伴奏,要求隊形整齊,動作協(xié)調一致。4、太極拳的運動特點?
答:太極拳是一種柔和緩慢輕靈的拳術,它以、捋、擠、按、采、例、肘、靠、進、退、顧、盼、定、為基本十三勢,動作輕柔圓活,處處帶有弧形,運動綿綿不斷,勢勢相承,剛柔相兼。5、武術教學特點:
(1)重視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2)注重直觀教學,以領做為主(3)結合攻防動作講解示范
(4)強調動作規(guī)范,突出不同拳種風格(5)注重內外兼修,提高演練技巧6、武術對服裝的要求?
(1)比賽時必須穿規(guī)定的服裝(2)服裝上不得有多余的附帶物(3)鞋子為武術鞋或運動鞋7.武術有哪些特點?答:(1)動作具有攻防技擊性
(2)具有內外合一、行神兼?zhèn)涞倪\動特色(3)內容豐富多彩,具有廣泛的適應性三、論述題:
1、演練太極拳的姿勢有哪些?答:(1)頭部
要求頭部自然上頂,下頜微內收,頸部肌肉放松;運動中隨著各種動作的進行,頭部在沿縱軸轉動時,不能前傾后仰、左右歪斜;面部表情應自然,口輕閉,舌尖微抵上顎,用鼻呼吸。(2)上肢
要求“沉肩垂肘”、“舒指塌腕”!俺良绱怪狻笔侵妇毩晻r肩關節(jié)要放松、下沉,并有意識地使兩肩向外引伸,肘尖下垂,不可外翻。兩臂要保持弧形,不可過分彎曲與伸直!笆嬷杆蟆笔侵缸鐾普茣r,手掌自然伸展,手腕微微下沉?傊,上肢動作要做到既舒松伸展又不綿軟無力。(3)軀干部
要求上體正直,以腰為軸帶動兩臂運動。胸部應做到“含胸圓背”。所謂“含胸”是相對長拳而言,練太極拳時不能挺胸,也不可使兩肩前送使胸部內陷,應求其自然正直!皥A背”是指要放松胸背肌肉,兩肩向外牽引,使背部略成弧形。腰部動作應注意松沉,不能使上體前俯后仰、左歪右斜。運動中要以腰帶臂,
使兩臂的動作隨著腰的左右轉動進行。(4)下肢
要求虛實分明,進退輕靈。在練太極拳時,多是一腿負重多,一腿負重少,負重多者為實,負重少者為虛,須做到虛實分明,避免重心落于兩腿之間(起、收勢除外);進退輕靈,即提腳落步要輕起輕落,前進用足跟著地,后退用腳前掌著地。無論是前進還是后退,都要求腳著地以后,身體重心再移過去,以保持全身動作的穩(wěn)定與靈活。
2、在武術教學中講解方法有哪些?什么時候用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
答:武術教學的講解方法:A、形象化講解B、口訣化講解C、單字化講解D、術語化講解采用完整示范的時間是:
(1)對首次作為教學內容的武術動作
(2)在具體進行教學時,教學結構簡單和難度不大的動作(3)對以有一定武術基礎的學生所教的動作
(4)完整示范有常速完整示范和慢速完整示范兩種,根據(jù)教學的要求,教
師可以選擇一種或采用兩種先后結合的方法。
分解示范的時機:
(1)結構和方向路線復雜繁難的動作(2)攻防因素較多的動作
(3)具有頓挫性的動作,這類動作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特征。3、武術套路的教學步驟?
答:武術套路是由數(shù)十個動作組成,一般包含著動作的方向路線、架式結構、勁力特點、停歇頓挫、心志意向等要素。要使學生學會掌握整個套路動作,就要通過一定的教學步驟讓學生逐步掌握動作的完整性。1.弄清動作的方向路線主要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形成清晰的表象,然后在教師慢速領做、學生模仿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初步掌握動作的運動方向、路線,以及手型、步型的變化。在教學中,對于架式步型可作一般要求,不必太低太工整。2.要求動作姿勢準確和工整在學生初步掌握動作的基礎上,教師的示范領做速度相對加快,并通過反復練習來掌握動作姿勢的準確與工整。在教學中,不必求動作的貫串完整,而是要在分解中去解決動作過程的準確與工整。3.動作貫串完整通過教師的正常速度、連貫、完整的示范領做,帶領學生把動作連貫起來完成,使學生掌握動作的完整性。在教學中,不僅要求動作與動作之間連貫完整,而且要求用力順達、恰當,并能初步體會完整動作應有的手、眼、身、步的協(xié)調性。
4.分析體會動作的勁力、節(jié)奏、精神、眼法等技巧教師對套路動作的勁力、節(jié)奏、精神、眼法等技巧的分析,使學生在反復練習中領會武術動作的特點,了解武術神形兼?zhèn)涞囊。在教學中,通過教師的正確示范和放映教學片,同時應強調套路演練的節(jié)奏、技巧和運動風格,然后在反復練習中,逐步使形體動作和心表意向結合起來,以便進一步達到神形兼?zhèn)涞囊蟆?、中學武術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中學武術教學必須根據(jù)學校場地、器材及中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采用相應的教法和手段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教學中應注意:1.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中學每次體育課一般安排兩個項目,武術運動中步型、步法較多,下肢負擔大,所以另一個項目應以上肢運動為主,以便使學生上下肢都得到鍛煉。2.合理安排教學時數(shù)
教學時要考慮到低年級學生易興奮、好動,但不能持久的心理特征,每節(jié)課中武術教學時數(shù)不宜過長。
3.合理安排準備活動內容
準備活動要安排一些與本節(jié)課教材內容有關的動作,如基本手型、步型的轉換與變化。這樣既可節(jié)省整個教學時間,也加強了教學的連貫性。4.以集體教學為主
中學武術教學因為人數(shù)多,學生好動,給組織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教師應以集體教學為主,便于全場控制,并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示范面。
5.精講多練講解要簡明扼要。在練習時應以教師領做為主,使學生在模仿中加深對動作的理解和武術風格的形成。
6.靜耗動作練習時間不宜過長
少年時期,由于學生肌肉纖維較細,力量弱,耐力差,易于疲勞的生理特點,對靜耗動作如馬步、弓步站立時間不宜過長。每段練習后,要采用原地踏步或便步走的形式,使肌肉得到適當放松。7.加強安全教育
攻防是武術的核心,能培養(yǎng)人勇敢頑強,御敵防身的本領,具有一定的國防意義。在學習攻防動作時,教師要認真考慮教學手段,而且還要向學生提出要求,以避免傷害事故的發(fā)生。8.培養(yǎng)骨干
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訓練骨干,讓他們了解教學內容并提出要求,以便在課堂中協(xié)助老師,發(fā)揮武術積極分子作用。
5、沖拳的技術要領、易犯錯誤和糾正方法?答:動作要領:挺胸、收腹、直腰,右拳從腰間向前猛力沖出,轉腰、順肩,在肘關節(jié)過腰后,
右前臂內旋,力達拳面,臂要伸直,高與肩平;同時左肘向后牽拉。練習時左右手交替進行。
易犯錯誤和糾正方法:
1、沖拳時肘外展,使拳從肩前沖出。糾正方法:強調肘貼肋運行,使拳內旋沖出。2、沖拳無力。
糾正方法:強調緊握拳和肩下沉。沖拳時,前臂要內旋,動作要快速。3、沖拳過高或太低。
糾正方法:可在練習人前面設一與肩同高的目標(如手掌),讓他向目標沖擊。
擴展閱讀:武術復習資料
武術復習資料
武術:是以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為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tǒng)體育項目。
太極拳:是一種柔和緩慢輕靈的拳術。
武舞:是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將宗教祭祀、教育、娛樂以及搏斗訓練集于一體的活動方式。套路運動:是指以技擊動作為內容,以拱手進退、動靜疾徐、剛柔虛實等矛盾運動的變化為編成的組合及整套練習。
集體演練:指多人徒手、器械或徒手與器械同時進行演練的套路形式。
器械運動:是指手持武術兵器進行練習的套路運動?煞譃殚L器械(搶、棍、大刀、樸刀);短器械(刀、劍、锏、鞭);雙器械(雙刀、雙劍、峨嵋刺、鐵筷子);軟器械(九節(jié)鞭、三節(jié)棍、繩鏢、流星錘);
武德:即武術道德。是指在從事武術活動群體中形成的對習武者行為規(guī)范要求的綜合。武術競賽場地:個人項目14米長,8米寬;集體項目的場地為長16米、寬14米。場地四周內沿,應標明5厘米寬的白色邊線。場地的地面空間高度不少于8米。兩個比賽場地之間的距離6米以上。
競賽按類型可分為:個人賽、團體賽、個人及團體賽。按年齡可分為:成年賽、青少年賽、兒童賽。
競賽項目:長拳、太極拳、南拳、劍術、刀術、槍術、棍術、太極劍、南刀、南棍、傳統(tǒng)拳術、傳統(tǒng)器械、對練項目和集體項目。
武術套路各項目評分均為10分制。自選項目動作質量分為5分(A組),演練水平分為3分(B組),難度分為2分(C組);傳統(tǒng)項目或無難度的自選項目動作質量分為5分(A組),演練水平分為5分(B組);臼中危喝、掌、勾
基本手法:沖拳、栽拳、劈拳、砸拳、鞭拳、貫拳、抄拳、穿掌、架掌、按掌、亮掌、插掌、撩掌、挑掌、劈掌、砍掌、推掌、拍掌、掄臂、頂肘、盤肘、摟手、架肘、勾手、纏手、單鞭、搬攔捶、海底針、攬雀尾、雙峰貫耳、如封似閉、野馬分鬃、白鶴亮翅、摟膝拗步、金雞獨立簡答:
一、寫出15個24式太極拳的動作
預備、起勢、左右野馬分鬃、白鶴亮翅、左右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左右倒卷肱、左右攔雀尾、右攔雀尾、單鞭、云手、單鞭、右蹬腳、雙峰貫耳、轉身左蹬腳、左右下勢獨立、右下勢獨立、左右穿梭、海底針、閃通臂、轉身搬攔捶、如封似閉、十字手、收勢二、武術特點和作用
1、(1)動作具有攻擊技擊性(2)具有內外合一、形神兼?zhèn)涞倪\動特色(3)內容豐富多彩、具有廣泛的適應性
2、(1)壯內強外的健身作用(2)提高防身自衛(wèi)能力(3)培養(yǎng)道德情操的教育作用(4)娛樂觀賞,豐富文化生活(5)交流技藝,增進友誼三、簡述中國武術的起源和發(fā)展
中國武術在華夏土地上延綿了數(shù)千年,歷史悠久并植根于民間,它來源于人們的生產(chǎn)實踐、軍事戰(zhàn)爭和社會活動,在中國文化的長期熏陶和哺育下,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世代相傳,歷久而不衰逐漸成為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四、武術的分類(簡單分類表)
(1)功法運動:內壯功;外壯功;輕功;柔功;(2)套路運動:單練(拳術、器械運動);對練(徒手對練、器械對練、徒手與器械對練);集體演練(6人以上,徒手、器械或圖授予器械同時進行演練)(3)搏斗運動:散打;推手;短兵;長兵論述
一、抱拳禮的含義
行禮的方法是: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攏伸直成掌,拇指屈攏;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貼右拳面,左指尖與下頦平齊。右拳眼斜對胸窩,置于胸前屈臂成圓,肘尖略下垂,拳掌與胸相距20--30厘米。頭正,身直,目視受禮者,面容舉止自然大方。武術散手在戴拳套練習和比賽時,可模擬似地行抱拳禮,兩關套合抱于胸前即可。抱拳禮的具體涵義是:(1)左掌表示德、智、體、美“四育”齊備,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驕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習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亂”,“武不犯禁”,以此來約束、節(jié)制勇武的意思。(2)左掌右拳攏屈,兩臂屈圓,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謙虛團結,以武會友。(3)左掌為文,右拳為武,文武兼學,虛心、渴望求知,恭候師友、前輩指教。二、武德
武德:即武術道德。是指在從事武術活動群體中形成的對習武者行為規(guī)范要求的綜合。它包括從事武術活動的人在社會活動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guī)范和所應具有的道德品質。武德協(xié)調著習武著之間的人際關系,影響著習武者的各類活動,包括心性修養(yǎng)、道德作風、精神境界和武術禮儀,貫穿于拜師擇徒、教武、習武、用武的全過程,是社會倫理道德思想在武術這一特殊領域的具體運用,即強調練武與修身的統(tǒng)一,使尚武與崇德成為密不可分的兩個方面
關于武術的道德規(guī)范,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拳種門派有不同的要求。傳統(tǒng)的武德歸納起來大致包括:習武者在生活處事、選擇拜師、授藝習武、施武用武等方面。當前,我們提倡的武德要把習武同弘揚祖國文化聯(lián)系起來,培養(yǎng)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建立起新型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形成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忠誠黨的武術教育事業(yè),以國家和集體利益為重的物的思想。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武術復習資料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武術復習資料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