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村扶貧開發(fā)工作總結
桃園村扶貧開發(fā)工作總結
桃園村位于陽日鎮(zhèn)東部,轄5個村民小組220戶799人,勞動力480人,地處海拔氣候交叉大(4201*50米),地質差,土地少,年降雨量較少,全靠天吃飯。三年前全村有救濟戶30戶,特困戶25戶,貧困戶68戶,一般戶97戶,分別占總戶數(shù)的13.6%、11.4%、30.9%和44.1%,637元以下極端貧困人口有112人,637882元低收入人口有315人,分別占總人口的14.3%和40.1%。貧困的主要原因:一是農戶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四個組不通公路,農產品進入市場難。二是耕地少,人平耕地0.76畝,且都是沙坡地,種植業(yè)收入低下,沒有主導產業(yè),三是全村近90戶300人常年缺水,嚴重制約著村民生產生活和經濟的發(fā)展。全村農戶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打工經濟、種植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由于多種因素制約,在種養(yǎng)殖業(yè)上未能形成產業(yè)優(yōu)勢,產業(yè)結構不合理,用錢靠打工,吃飯靠種田,一年糊一年的老傳統(tǒng)觀念難以改變,有庫區(qū)資源但未形成產業(yè)支柱。
201*年,桃園村被定為省扶貧開發(fā)重點村;仨陙,在林區(qū)扶貧辦和區(qū)直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鎮(zhèn)黨委、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yè)結構調整都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扶貧開發(fā)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績。一、基礎設施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
1、新修村級公路4公里,硬化公路1.2公里,解決了近300人行路難和交通運輸不便的問題,85%以上農戶能通車入戶。
2、維修水渠2800米,解決了87畝水田灌溉,為農業(yè)增收奠定了基礎,同時解決了人畜飲水難的問題,逐步實現(xiàn)了人均0.5畝旱澇保收基本農田,解決了靠天吃飯的傳統(tǒng)。
3、新建住房29戶,扶貧搬遷13戶,建沼氣池14口,配套改廚、改廁、改欄14戶,同時維修村委會一棟150平方米,使得村民生產生活環(huán)境和村級辦公條件都得到了有效改善。二、產業(yè)結構逐步實現(xiàn)合理化
特色產業(yè)建設得到加強,已投入網箱養(yǎng)魚1800箱,高效經濟林林下產業(yè)400
余畝,實現(xiàn)戶平網箱養(yǎng)殖10箱以上、高效經濟林林下產業(yè)2畝以上、生豬2頭、家禽20只。同時以庫區(qū)水資源為依托,發(fā)展特色農家樂3家,實現(xiàn)經濟收入15萬元,帶動10人就業(yè)。同時商人胡佳國投資開發(fā)“月亮島”,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帶動了村上多人就業(yè)。
三、教育、衛(wèi)生等條件得到了新的改善,
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新農合參保率達90%以上,春秋季節(jié)防御密度達到100%;通訊覆蓋率達100%。彩色電視入戶率達95%以上。同時新建農家書屋藏書千余冊及十多種報刊雜志,極大了豐富了村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和提高了村民致富的科技文化水平,同時舉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4次,受訓人員達400人次.四、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到201*年,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4900元,90%貧困戶脫貧致富。300余人住進新樓房,居住條件明顯改善。并且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實現(xiàn)“以車代步”。
成績僅代表過去,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桃園村兩委班子繼續(xù)在鎮(zhèn)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以新階段扶貧開發(fā)綱要為指導,以貧困群眾的基本需要為導向,以增強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組織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扶貧開發(fā),充分利用水產和林下產業(yè)資源,形成“以短養(yǎng)長”全面發(fā)展,為建設“富裕桃園”,盡快實現(xiàn)小康目標奠定基礎。
擴展閱讀:扶貧開發(fā)工作年度情況匯報
**市**鎮(zhèn)**村
扶貧開發(fā)“雙到”工作情況匯報
**市科技局**市科協(xié)**市重力石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扶貧開發(fā)“規(guī)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扶貧開發(fā)“規(guī)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的要求,**市科技局、**市科協(xié)、**市重力石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對幫扶**鎮(zhèn)**村的扶貧開發(fā)“雙到”工作十分重視,成立了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派出了駐村工作組,制訂扶貧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落實了幫扶責任人。在**市、**市扶貧辦的指導下,在**鎮(zhèn)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委會的積極配合下,駐村工作小組和幫扶責任人,入戶與幫扶對象面對面接觸,圍繞脫貧的目標,采取有效措施,扎實推進扶貧開發(f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F(xiàn)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村的基本情況
**村地處山區(qū),山多地少,交通條件落后,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等95%以上,耕地面積347畝,有260戶,總人口1310人;貧困戶84戶,貧困人口401人,其中有勞動力的貧困戶78戶。該村201*年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為1965元。
二、扶貧開發(fā)“雙到”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領導重視。201*年年初**市召開扶貧開發(fā)“雙到”工作會議后,**市科技局等幫扶單位對扶貧開發(fā)工作高度重視,“一把手”親自負責,迅速成立幫扶工作機構,明確職責,落實責任,由單位的主職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是成立了以原**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任組長的幫扶工作領導小組;二是明確幫扶工作分管領導;三是派出駐村幫扶工作組,做到組織到位、領導到位、人員到位,為扎實開展扶貧開發(fā)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駐村工作組在深入貧困戶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研究后制訂了三年幫扶規(guī)劃方案和年度幫扶計劃。幫扶單位領導還經常到村指導幫扶工作,聽取駐村工作匯報,解決難題,有效促進幫扶工作的開展。
(二)落實幫扶責任。**鎮(zhèn)**村有84戶貧困戶,我們通過下發(fā)文件的形式明確地落實每一位貧困戶的幫扶責任人,使幫扶責任人與被幫扶對象一一對應,明確自已的幫扶對象及職責,有序組織入戶幫助貧困戶。幫扶責任人能積極深入貧困戶家中了解其生產生活情況,并為其提供有關信息及跟蹤幫扶計劃的落實情況,鼓勵貧困戶樹立脫貧的信心。
(三)制訂扶貧計劃。經調查摸底,**村貧困的主要原因是:1、自然條件差。該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少,并且土壤貧瘠。2、基礎設施建設尚未完善。3、貧困戶較多,無勞動力或缺勞動力,缺乏生產資源或創(chuàng)業(yè)資金,缺乏勞動技能。4、村委班子的戰(zhàn)斗力不強,經濟底子薄。我們根據(jù)該村的實際情況,制訂了《**村扶貧開發(fā)“雙到”工作幫扶方案》,對**村集體和貧困
戶作出了三年的幫扶方案,根據(jù)每戶貧困戶的勞動力等情況,制訂每一戶不同的幫扶計劃和年度脫貧計劃。
三、扶貧開發(fā)“雙到”工作取得的成效
**市科技局、**市科協(xié)、**市重力石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幫扶單位到目前止,已幫扶到村累計資金為574.34萬元,其中幫扶到村集體累計資金425.89萬元,幫扶到貧困戶累計資金148.45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8.11萬元,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為6736元,達到了省扶貧開發(fā)的目標要求。
經過幫扶,**市**鎮(zhèn)**村扶貧開發(fā)“雙到”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村的公共基礎設施以及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積極幫扶村發(fā)展集體經濟,村集體經濟收入由幫扶前的14110元增加到201*年的88110元;村道路、文體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全村84戶貧困戶除開6戶五保戶由社會救濟的貧困戶之外,其中78戶到今年全部實現(xiàn)脫貧;投入幫扶資金85萬元幫助低收入住房困難戶實施住房改造,38戶住房困難的貧困戶全部完成了危房改造,改善了居住條件,實現(xiàn)了安居樂業(yè)。
主要幫扶成效主要有:
一是完善基礎設施,使村民生產生活環(huán)境得到較大改善。1、幫扶貧困戶思想脫貧、生活脫貧。通過開展勞動技能及非勞動技能培訓班,使78戶貧困戶學習三華李種植、增產等相關知識,將學到的知識用于實踐,同時介紹貧困戶子女外出打工,增加家庭收入。每年都投入一定的資金購買三華李果苗、化肥、農藥、打蟲機等農資發(fā)放給貧困戶,幫助貧困戶增加投
入,增加收入,早日實現(xiàn)脫貧。
2、幫扶貧困戶開展危房改造,使貧困戶居有其所。**市科技局等幫扶單位積極協(xié)助貧困戶爭取上級有關危房改造資金資助,發(fā)動社會力量幫扶,為貧困戶排查危房并實施改造。投入幫扶資金85萬元幫助低收入住房困難戶實施住房改造,38戶住房困難的貧困戶全部完成了危房改造,改善了居住條件,實現(xiàn)了安居樂業(yè)。
3、幫扶村建設農田水利設施,改善農業(yè)生產條件。在市科技局等幫扶單位的幫助下,已幫助**村修建水陂4座,解決了一直困擾該村多年的50多畝農田灌溉用水難的問題。
4、幫扶村平整坎坷不平的村道,改善村民交通條件。市科技局到單位幫扶該村修整**廣、**坪、**坑、**窩等自然村的村道,平整以上路面的坑洼處,改善了該村的交通運輸條件,為村民出行、運輸農產品提供了便利。交通運輸條件改善,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單單是三華李的收購價格比路面平整前有所提高。
二是改善村公共設施,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
1、幫扶改造**小學的教育環(huán)境。一是幫扶**小學泥地操場實現(xiàn)了硬底化,建設了標準籃球場。市科技局等幫扶單位對該村**小學1150平方米的泥地操場進行了硬底化改造,建造了一個標準籃球場,解決了**小學長期以來缺少一個規(guī)范運動場所的問題,促進了學生和村民開展文娛體育活動的開展。二是幫助**小學更新完善教學設施。**市科技局等幫扶單位幫助**小
學更新完善了教學設施:更換和維修了教室門、窗,翻新了教室桌椅,購置和安裝了風扇,重新涂刷了教室墻壁,對漏水天花板進行了補漏處理,改造了學校陳舊的電線電路,消除了不安全隱患;還修繕了教學樓的內外墻、走廊和樓梯,大大改善了**小學的教學條件和環(huán)境。
2、幫扶村建立愛心圖書室,營造健康文化氛圍。**市科技局等幫扶單位幫助村購置了書架,籌集了一批有關農業(yè)種植、青少年學生學習、科普知識等方面內容的書籍,在該村建立起愛心圖書室,為村民和**小學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營造健康文化氛圍。
3、協(xié)助貧困戶全部參加農村合作醫(yī)療,新型農村養(yǎng)老保險減輕其經濟負擔。市科技局等幫扶單位駐村工作組協(xié)助村委會通過廣泛的宣傳發(fā)動,全村所有村民百分之百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有效解決了貧困戶看病難的困難,減輕了他們的負擔。
4、還幫助**村建起了公廁、垃圾池、垃圾填埋場、公共候車亭等公共設施,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三是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提升村民自治水平
1、幫助**村加強兩委班子建設,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市科技局等幫扶單位駐村工作組幫扶村實現(xiàn)組織活動陣地“五有”:有堅強的領導班子,有科學的發(fā)展規(guī)劃,有整潔的村容村貌,有民主的管理制度,有文明的社會風氣。今年村兩委換屆選舉期間,駐村工作組積極配合**鎮(zhèn)黨委、鎮(zhèn)政府,物色
和推薦了年富力強、致富能力強、群眾威信高的同志充實到村兩委班子;還與村委會共同完善村委會黨務、政務公開等工作,組織開展扶貧政策、科技知識等方面的學習培訓,提高村“兩委”班子領導水平和帶頭致富的能力。
2、幫扶改善村委會的辦公條件。**市科技局等幫扶單位幫扶村委會購置了一批臺凳、更換了一批門窗,購置了具有打印、復印、傳真等功能的辦公設備,改善了村委會辦公條件。
四是因地制宜發(fā)展村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一是與***合辦三華李種植基地,預計投產后每年可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二是村委會通過幫助老板**協(xié)調開采石英石礦山,每年可以收入2萬元;三是通過與***村民**合辦聯(lián)營養(yǎng)豬場,每年村委會可以增加收入約3萬多元,四是與**村民***聯(lián)營養(yǎng)雞場,每年村委會可以增加收入約1.5萬多元。
四、201*年的幫扶計劃
1、繼續(xù)加大幫扶力度,投入幫扶資金,鞏固幫扶成果;2、繼續(xù)開展培訓班,讓貧困戶學到更多的技能知識;3、爭取資金進一步完善公共設施,讓全體**村村民享受幫扶成果;
4、爭取資金繼續(xù)投入村級項目,進一步增加村集體收入。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桃園村扶貧開發(fā)工作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桃園村扶貧開發(fā)工作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