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暑假我參與了我市遵義師范學院組織的以“勇?lián)鷱妵姑步ê椭C家園”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其間,我們深入遵義市道真縣棕坪鄉(xiāng)進行了為期1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有:支教掃盲、文化宣傳、法律普及、義務勞動、開展農技知識培訓、社會調查、濟困助學、走訪老黨員和重走長征路等。其中,我重點參與了義務支教和社會調查兩項。
此次活動使我們當代大學生能夠深入農村,了解農業(yè)生產,近距離和農民接觸,了解當下農民的生活現(xiàn)狀。對中國部分地區(qū)的農村、農業(yè)、農民問題有了整體的感性認識,得到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同時,通過此次活動,也使我們當代大學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鍛煉了能力,磨礪了意志。對繼承和發(fā)揚“五四”愛國、進步、**、科學的光榮傳統(tǒng),把愛國熱情和成長成才的強烈愿望轉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行動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活動以支教為主,故所得成果也是與教育有關,F(xiàn)將活動成果匯報如下:
此次“三下鄉(xiāng)”活動重點針對棕坪鄉(xiāng)的小學、初中學生進行假期補課。授課內容以中學階段的主科為主,兼辦有興趣特長班。我在這當中擔任七年級和九年級的數(shù)學老師,支教為期十天,共授課21課時,教授學生一百余人。其間利用休息時間,對部分學生進行了家訪。通過當堂授課、家訪以及同當?shù)貙W校領導座談,對農村的教育狀況有了大略的認識,并為之作了相應的整理和思考,從而得出了一些初步分析結論和建議。
1、存在的的問題:
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新農村建設,且加上近來大搞農村寄宿制學校工程,就目前而言,農村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已日趨完善,供水供電不成問題,教室教具給配充足(比如也能實現(xiàn)多媒體教學),學生食宿很有保障。所以,現(xiàn)在限制農村教育發(fā)展的瓶頸已不再是硬件設備跟不上的問題,而是出現(xiàn)在軟件上。具體而言,教師隊伍的數(shù)量和質量在這種鄉(xiāng)鎮(zhèn)中學是嚴重不足的。首先是優(yōu)秀教師不愿意進來,再者是進來了留不住。這是農村教育長期緩慢發(fā)的展的關鍵因素。
其次,教育往往是雙向的,一方面需要學校的管理,但家庭的管理會起更大的作用。但就調查下來的結果來看,家庭這一塊基本上沒能對學生的教育作多大的貢獻。其中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家長大多是農民,平時忙于生計,無暇顧及子女教育。如果是留守兒童則祖父母輩就更沒有閑暇也無精力對其進行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家長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對于現(xiàn)在子女所學的課程,基本上是沒有能力進行專業(yè)的指導的,所謂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多數(shù)農村學生并不同城市的學生一樣用很多的課余時間來學習,相反,農村的學生自律能力普遍不強,這主要是觀念差異所致。所以談及如何提高成績這個問題上,學生和家長由切身體會而得出統(tǒng)一的結論是,老師嚴則成績高,反之則低。這也合乎眼下應試教育的規(guī)律,這種教育體制下,并不要求學生有多么高的自主發(fā)揮,而是看誰肯下功夫,肯花時間,只要拼命做、背,就會成效顯著。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應試教育在維系城鄉(xiāng)升學公平上還是起了相當大的作用。當然,農村學生的基礎不牢固早已是路人皆知的,但通過調查下來的情況來看,基礎不厚不過是疥癬之疾,勁頭不足才是心腹大患。因為基礎不足尚可以亡羊補牢,勁頭喪失、銳氣大減則是釜底抽薪。曾經(jīng)想當然地以為農村的生活條件大不如城市,人言:困于心,橫于慮,而后作。農村的孩子為改善改變這種狀況而奮發(fā)讀書。但實際考察下來與理想大相徑庭。具體是何種原因造成今日之農村學生思想之貧大于物質之貧尚待查明;蛟S是今日農村的物質生活相對提高,也或許是電視網(wǎng)絡的輿論作用?傊,擺在眼前的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第二篇:農村教育現(xiàn)狀調查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報告在今年的暑假我參與了我市遵義師范學院組織的以“勇?lián)鷱妵姑步ê椭C家園”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農村教育現(xiàn)狀調查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報告。其間,我們深入遵義市道真縣棕坪鄉(xiāng)進行了為期1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有:支教掃盲、文化宣傳、法律普及、義務勞動、開展農技知識培訓、社會調查、濟困助學、走訪老黨員和重走長征路等。其中,我重點參與了義務支教和社會調查兩項。
此次活動使我們當代大學生能夠深入農村,了解農業(yè)生產,近距離和農民接觸,了解當下農民的生活現(xiàn)狀。對中國部分地區(qū)的農村、農業(yè)、農民問題有了整體的感性認識,得到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同時,通過此次活動,也使我們當代大學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鍛煉了能力,磨礪了意志。對繼承和發(fā)揚“五四”愛國、進步、**、科學的光榮傳統(tǒng),把愛國熱情和成長成才的強烈愿望轉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行動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活動以支教為主,故所得成果也是與教育有關,F(xiàn)將活動成果匯報如下:
此次“三下鄉(xiāng)”活動重點針對棕坪鄉(xiāng)的小學、初中學生進行假期補課。授課內容以中學階段的主科為主,兼辦有興趣特長班。我在這當中擔任七年級和九年級的數(shù)學老師,支教為期十天,共授課21課時,教授學生一百余人。其間利用休息時間,對部分學生進行了家訪。通過當堂授課、家訪以及同當?shù)貙W校領導座談,對農村的教育狀況有了大略的認識,并為之作了相應的整理和思考,從而得出了一些初步分析結論和建議,調查報告《農村教育現(xiàn)狀調查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1、存在的的問題:
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新農村建設,且加上近來大搞農村寄宿制學校工程,就目前而言,農村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已日趨完善,供水供電不成問題,教室教具給配充足(比如也能實現(xiàn)多媒體教學),學生食宿很有保障。所以,現(xiàn)在限制農村教育發(fā)展的瓶頸已不再是硬件設備跟不上的問題,而是出現(xiàn)在軟件上。具體而言,教師隊伍的數(shù)量和質量在這種鄉(xiāng)鎮(zhèn)中學是嚴重不足的。首先是優(yōu)秀教師不愿意進來,再者是進來了留不住。這是農村教育長期緩慢發(fā)的展的關鍵因素。
其次,教育往往是雙向的,一方面需要學校的管理,但家庭的管理會起更大的作用。但就調查下來的結果來看,家庭這一塊基本上沒能對學生的教育作多大的貢獻。其中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家長大多是農民,平時忙于生計,無暇顧及子女教育。如果是留守兒童則祖父母輩就更沒有閑暇也無精力對其進行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家長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對于現(xiàn)在子女所學的課程,基本上是沒有能力進行專業(yè)的指導的,所謂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多數(shù)農村學生并不同城市的學生一樣用很多的課余時間來學習,相反,農村的學生自律能力普遍不強,這主要是觀念差異所致。所以談及如何提高成績這個問題上,學生和家長由切身體會而得出統(tǒng)一的結論是,老師嚴則成績高,反之則低。這也合乎眼下應試教育的規(guī)律,這種教育體制下,并不要求學生有多么高的自主發(fā)揮,而是看誰肯下功夫,肯花時間,只要拼命做、背,就會成效顯著。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應試教育在維系城鄉(xiāng)升學公平上還是起了相當大的作用。當然,農村學生的基礎不牢固早已是路人皆知的,但通過調查下來的情況來看,基礎不厚不過是疥癬之疾,勁頭不足才是心腹大患。因為基礎不足尚可以亡羊補牢,勁頭喪失、銳氣大減則是釜底抽薪。曾經(jīng)想當然地以為農村的生活條件大不如城市,人言:困于心,橫于慮,而后作。農村的孩子為改善改變這種狀況而奮發(fā)讀書。但實際考察下來與理想大相徑庭。具體是何種原因造成今日之農村學生思想之貧大于物質之貧尚待查明。或許是今日農村的物質生活相對提高,也或許是電視網(wǎng)絡的輿論作用?傊瑪[在眼前的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l此外,地方保護主義也是阻礙農村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一支力量。據(jù)了解,當?shù)氐某踔袑W生一般不會在中考時填報遵義市的重點中學,其原因并不是沒人有那個實力,而是填本縣以外的高中,萬一落榜,即便是上了本縣高中的分數(shù)線也不一定能上該中學。所以多數(shù)的學生為求穩(wěn)妥不得不填報本縣的一般高中。學生水平有限固然是事實,但當?shù)亟逃块T為維護自己的利益不鼓勵也就算了,還如此設置障礙對學生就太不公平了。升學管道不暢通,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第三篇:暑期農村教育現(xiàn)狀調查社會實踐活動農村教育現(xiàn)狀調查報告
在今年的暑假我參與了我市遵義師范學院組織的以“勇?lián)鷱妵姑步ê椭C家園”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其間,我們深入遵義市道真縣棕坪鄉(xiāng)進行了為期1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有:支教掃盲、文化宣傳、法律普及、義務勞動、開展農技知識培訓、社會調查、濟困助學、走訪老黨員和重走長征路等。其中,我重點參與了義務支教和社會調查兩項。
此次活動使我們當代大學生能夠深入農村,了解農業(yè)生產,近距離和農民接觸,了解當下農民的生活現(xiàn)狀。對中國部分地區(qū)的農村、農業(yè)、農民問題有了整體的感性認識,得到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同時,通過此次活動,也使我們當代大學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鍛煉了能力,磨礪了意志。對繼承和發(fā)揚“五四”愛國、進步、**、科學的光榮傳統(tǒng),把愛國熱情和成長成才的強烈愿望轉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行動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活動以支教為主,故所得成果也是與教育有關,F(xiàn)將活動成果匯報如下:
此次“三下鄉(xiāng)”活動重點針對棕坪鄉(xiāng)的小學、初中學生進行假期補課。授課內容以中學階段的主科為主,兼辦有興趣特長班。我在這當中擔任七年級和九年級的數(shù)學老師,支教為期十天,共授課21課時,教授學生一百余人。其間利用休息時間,對部分學生進行了家訪。通過當堂授課、家訪以及同當?shù)貙W校領導座談,對農村的教育狀況有了大略的認識,并為之作了相應的整理和思考,從而得出了一些初步分析結論和建議。
1、存在的的問題:
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新農村建設,且加上近來大搞農村寄宿制學校工程,就目前而言,農村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已日趨完善,供水供電不成問題,教室教具給配充足(比如也能實現(xiàn)多媒體教學),學生食宿很有保障。所以,現(xiàn)在限制農村教育發(fā)展的瓶頸已不再是硬件設備跟不上的問題,而是出現(xiàn)在軟件上。具體而言,教師隊伍的數(shù)量和質量在這種鄉(xiāng)鎮(zhèn)中學是嚴重不足的。首先是優(yōu)秀教師不愿意進來,再者是進來了留不住。這是農村教育長期緩慢發(fā)的展的關鍵因素。
其次,教育往往是雙向的,一方面需要學校的管理,但家庭的管理會起更大的作用。但就調查下來的結果來看,家庭這一塊基本上沒能對學生的教育作多大的貢獻。其中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家長大多是農民,平時忙于生計,無暇顧及子女教育。如果是留守兒童則祖父母輩就更沒有閑暇也無精力對其進行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家長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對于現(xiàn)在子女所學的課程,基本上是沒有能力進行專業(yè)的指導的,所謂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多數(shù)農村學生并不同城市的學生一樣用很多的課余時間來學習,相反,農村的學生自律能力普遍不強,這主要是觀念差異所致。所以談及如何提高成績這個問題上,學生和家長由切身體會而得出統(tǒng)一的結論是,老師嚴則成績高,反之則低。這也合乎眼下應試教育的規(guī)律,這種教育體制下,并不要求學生有多么高的自主發(fā)揮,而是看誰肯下功夫,肯花時間,只要拼命做、背,就會成效顯著。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應試教育在維系城鄉(xiāng)升學公平上還是起了相當大的作用。當然,農村學生的基礎不牢固早已是路人皆知的,但通過調查下來的情況來看,基礎不厚不過是疥癬之疾,勁頭不足才是心腹大患。因為基礎不足尚可以亡羊補牢,勁頭喪失、銳氣大減則是釜底抽薪。曾經(jīng)想當然地以為農村的生活條件大不如城市,人言:困于心,橫于慮,而后作。農村的孩子為改善改變這種狀況而奮發(fā)讀書。但實際考察下來與理想大相徑庭。具體是何種原因造成今日之農村學生思想之貧大于物質之貧尚待查明。或許是今日農村的物質生活相對提高,也或許是電視網(wǎng)絡的輿論作用?傊,擺在眼前的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此外,地方保護主義也是阻礙農村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一支力量。據(jù)了解,當?shù)氐某踔袑W生一般不會在中考時填報遵義市的重點中學,其原因并不是沒人有那個實力,而是填本縣以外的高中,萬一落榜,即便是上了本縣高中的分數(shù)線也不一定能上該中學。所以多數(shù)的學生為求穩(wěn)妥不得不填報本縣的一般高中。學生水平有限固然是事實,但當?shù)亟逃块T為維護自己的利益不鼓勵也就算了,還如此設置障礙對學生就太不公平了。升學管道不暢通,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2、針對上述問題,結合地方特色和整體優(yōu)勢,提出以下改進意見:
首先是在學生方面,雖然大多學生基礎薄弱且學習積極性不高,但其資質還是相當不錯的。山村雖然物質條件不甚豐裕,但基本的能保證青少年健康發(fā)育成長的物質所需還是有的。學生大多淳樸可愛,反應敏捷,可塑性強。所以,基于這個還算不錯的客觀條件,只要老師在學生身上多花心思,嚴格要求,并且善于引導,積極鼓勵,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可以也是一定能夠提高的。
另外,在支教過程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有不少專業(yè)知識強,敬業(yè)程度高的優(yōu)秀教師。不光如此,也有老師放棄了外調升遷的大好機會,甘愿扎根留在這窮鄉(xiāng)僻壤,十幾年如一日,從未止息。對于此種難得的教學資源,當?shù)亟逃块T,當?shù)卣畱摷哟蠓龀,重點關照。對這類安心扎根農村的教師一方面提高待遇,另一方面可遣至外地進行培訓,促成其更好地為本地教育事業(yè)服務。
然而以上兩點所能解決問題的范圍和程度畢竟有限,這個長期形成的差距必然要用長效的機制才得以徹底解決。在這當中,唱主角的正是國家的相關政策傾向和重點幫扶。農村問題說到底是一個窮字,但核心并不是窮經(jīng)濟,而在于窮知識、窮技術、窮觀念,歸根到底是窮人才。只有想辦法讓無數(shù)的知識人才前赴后繼不斷地投身到中國的農村建設隊伍當中,這個問題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得以解決。但目前就全國范圍的大學生就業(yè)去向來看,基本上沒有主動積極考慮去到農村就業(yè)的。其中責任并不在于大學生,而是在于國家的政策性導引不夠。并沒有足夠的鼓勵來彌補其物質條件的匱乏所留下的空白,大學畢業(yè)生不愿意投身農村的建設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好在近年來我國對于這方面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正在不斷地加強,相信隨著城市就業(yè)的飽和和相關政策措施的到位,將會不斷有大學生到農村去就業(yè)、生活,而城鄉(xiāng)教育的差距屆時將會逐漸縮小。
現(xiàn)總結如下,農村教育問題的成因是多樣的,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師資配備不足,留不住人才;最嚴峻的現(xiàn)狀是學生學習漸成不夠積極主動的氛圍。解決這一系列問題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期間可以嘗試加強嚴看硬管式的應該教育的傳統(tǒng)方法,著重要給學生樹立起積極拼搏的意識。其根本的和實質性的改善則必須舉全國之力而為之,且要堅持下去。
第四篇:關于農村教育現(xiàn)狀的調查關于農村教育現(xiàn)狀的調查
教育一直以來在國家持續(xù)發(fā)展中起著一個關鍵的作用。像我們中國這樣正處與發(fā)展中的國家,我們更要加大對教育的重視。我們國家是農業(yè)大國,農村人就口占8.8億人口,所以農村教育更應該加強。而且,“新農村”的建設也讓人們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農村,農村孩子做為新生力量,其教育問題不容忽視。為了更全面的了接我國農村教育現(xiàn)狀,我在假期通過詢訪,對我的家鄉(xiāng)的教育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發(fā)現(xiàn)農村教育出現(xiàn)嚴重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農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農民對新知識的吸收及民主與法治的貫徹實行造成障礙。因此,農村的義務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那么農村孩子的教育到底存在哪些問題呢?
一.師資力量不足。
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新農村建設,且加上近來大搞農村寄宿制學校工程,就目前而言,農村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已日趨完善,供水供電不成問題,教室教具給配充足(比如也能實現(xiàn)多媒體教學),學生食宿很有保障。所以,現(xiàn)在限制農村教育發(fā)展的瓶頸已不再是硬件設備跟不上的問題,而是出現(xiàn)在軟件上。具體而言,教師隊伍的數(shù)量和質量在這種鄉(xiāng)鎮(zhèn)中學是嚴重不足的。首先是優(yōu)秀教師不愿意進來,再者是進來了留不住。這是農村教育長期緩慢發(fā)的展的關鍵因素。
教師的業(yè)務水平不高,思想觀念落后。在我們農村小學中,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這些教師雖然教學經(jīng)驗豐富,但是本身素質不是很高,很多是以前的民辦教師,而且教學方式落后,教學質量存在很大問題。由于農村信息相對閉塞,與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學教師的教育觀念滯后,教育教學能力不強。部分老教師受固有傳統(tǒng)教學思想影響嚴重,習慣于運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難免存在思想守舊、觀念落后、改革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有畏難情緒的現(xiàn)象,缺乏實課程創(chuàng)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中很自然地還走傳統(tǒng)教學的老路,影響著教育質量的提高。
二、家庭教育缺位現(xiàn)象嚴重。
家庭教育是整個國家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側重于良好的品質。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康的心理,對孩子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 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huán)境。然而,目前的農村家庭教育存在嚴重的缺失問題,農村家庭教育成為被人們遺忘的角落。
很多農村家長為了生計,紛紛外出打工,把子女留在家里由爺爺奶奶照顧,他們覺得只要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條件就可以了,卻忽視了隔代教育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xiàn)象嚴重。造成很多孩子在日常行為習慣上的問題,甚至有些孩子還存在心理問題,導致農村輟學率越來越高。很多小孩初中未畢業(yè)就外出打工,更甚者還是小學就不愿再去學校。而那些外出打工的父母也任由他們去,根本不管子女是在學校學習還是在外面打工。他們甚至認為不讀書更好,可以更早掙錢養(yǎng)活自己。這些都是家庭教育缺位造成的。我們村就有80%的孩子是跟著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稍微好一點的就是把小一點的小孩一起帶出去打工。
三、家長教育觀念及方式錯誤。
家庭教育要講究科學性和合理性。教育方式是否正確是導致教育成敗的重要因素。絕大多數(shù)家長對子女的期望都很高,很多家長認為管好子女的學習是第一要務。尤其,農村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觀念和方式存在嚴重的問題。他們認為,
只有孩子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才能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利益。在家庭教育上只注重智力培養(yǎng),忽視了孩子的良好習慣和健康心理。他們的觀念就是以成績好壞、是否聽話來判斷孩子的好壞。許多家長之間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孩子成績好不好?”、“聽不聽話”之類的。家長的這種教育觀念造成很多孩子在性格上極其壓抑,孤僻,有些孩子還出現(xiàn)了心理問題。有些家長的教育方式也存在問題,他們認為只要成績好,采用任何方式都可以,根本不考慮這種方式的合理性。而且對孩子采用施壓、打擊登方式,考不好就懲罰,考好了也一再打擊,說“僥幸、運氣、抄別人”之類的,極少采用鼓勵的方式。造成一些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抵制情緒,形成了相反效應。
家長的教育觀念落后。盡管現(xiàn)在社會進步,男女平等,但是還是有些家長抱著以前的觀念,覺得女孩子不用讀太多的書,反正以后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有個家長給我算了一筆賬,一個孩子從小學到大學要用十五萬的樣子,然后大學畢業(yè)以后才可以出來找工作賺錢,可是如果他讀完初中便出來打工的話,便可以省去讀高中和大學的十多萬塊錢,還可以再這7年中賺到一筆錢,等同齡人大學畢業(yè)賺錢的時候,他已經(jīng)存下了一筆錢,而別人還是從零開始。在這種思想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便看得不是太重了。
四、農村孩子的自律能力不強。
農村的學生自律能力普遍不強,這主要是觀念差異所致。所以談及如何提高成績這個問題上,學生和家長由切身體會而得出統(tǒng)一的結論是,老師嚴則成績高,反之則低。曾經(jīng)想當然地以為農村的生活條件大不如城市,農村的孩子為改善改變這種狀況而奮發(fā)讀書。但實際考察下來與理想大相徑庭。很多孩子都是沒有什么心思讀書,小小年紀便輟學在家,或是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在外面打工。我問過一些本該是中學生卻出去打工的孩子,問他們?yōu)槭裁捶胖煤玫臅蛔x,卻要出去打工,他們說讀書太累,而自己的基礎又不好,每次考試成績都不好,同學們也會嘲笑自己,還不如去打工來得實在。問及他們對未來有什么打算的時候,他們通常都只是笑笑,然后說,以后再看吧。
五、農村教育定位不準。
現(xiàn)行農村教育的最大問題,是教育目標的錯位。相當部分的農村教育仍然把升學作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偏重于智育;在智育方面,不是力圖促成學生智力均衡、全面地發(fā)展,而是偏重于知識傳授。“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長期以來,農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這與農村的實際情況相距甚遠,在國家實行高校全國統(tǒng)一招生考試制度下,由于在學校硬件、師資水平和資訊等方面的天然劣勢,農村大學入學率,只有城市學生的十幾分之(請你支持m.weilaioem.com)一乃至幾十分之一。農村教育其實是一個綜合性的教育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未來新型農民的綜合素質。由于學科結構失衡,學生除了每天的文化課之外,德、智、體、美、勞得不到全面發(fā)展。一些學校和家長往往只關注優(yōu)秀學生,忽視了大多數(shù)學生,導致大多數(shù)農村學生陷入“升學無望、就業(yè)無門、致富無術”的尷尬境地。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由于各地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不均衡,加之各級政府部門對教育重視不足,農村教育的發(fā)展舉步維艱,令人難以樂觀。農村小學教育占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不扎實,教育的發(fā)展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xiàn)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經(jīng)途徑。
否則,就相當于丟掉了小學階段的大多數(shù),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么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農村教育必須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更不應該成為被社會遺忘的角落!霸俑F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難也!只有采取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孩子接受條件最差的學校教育的現(xiàn)狀,加強和牢固基礎教育鏈條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是農村小學走出困境,為農村基礎教育的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推動農村教育的發(fā)展。
那么,應該如何解決農村的教育問題呢?
首先,國家應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改善農村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讓更多優(yōu)秀的老師愿意在農村教書。
其次是要改變農村家長的教育觀念,讓更多的家長重視高等教育,更主要的是重視家庭教育。我們應該多做宣傳,對家長進行教育,讓他們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配合學校的教育,這樣,才可以進一步改善農村教育的現(xiàn)狀。
最后,要開展形式多樣的素質教育活動。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梢允箤W生認識到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并自發(fā)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同時,也要注重提高農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質教育管理水平。
基礎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yè),今天的學生是明天祖國建設事業(yè)的中堅力量,所以農村義務教育是我國教育工作的重點。只有加強農村教育的力度,逐步提高農村教育的質量,我們的祖國才會日漸繁榮。只要抓好農村教育,相信我們的祖國將會在這些孩子手中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第五篇:農村教育現(xiàn)狀調查題目:農村教育現(xiàn)狀調查
作者:一(6)班團支部
學校:三角中學
指導老師:甘靖源(班主任)
農村教育現(xiàn)狀調查
我鎮(zhèn)所以相對于其他縣鎮(zhèn)來說,經(jīng)濟比較落后,我們發(fā)現(xiàn),農村與城市教學存在的巨大的差異性,無論是在師資的力量和教學的硬件設施上,農村中小學遠遠落后于城市中小學。我們工作主要是英語方面的教學,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很吃驚的發(fā)現(xiàn),農村英語教學水平的落后。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連最基本的26個字母都不能夠默寫出來,六年級的學生竟然不會朗誦三年級的課文。
在很多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學生自身的努力還不夠,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我們也認為學校也負有很大的責任。比方說,英語教學基本上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但是在我們的調查訪問中,很多學生都表明他們三年級根本就沒有上過,有的學生是從五年級開始學習英語。即使是這樣,老師也不能夠按時的給他們上課,因為老師如果進修的話,學校就根本沒有英語老師了。
農村的學生也可以進入城市中學讀書,城市中優(yōu)質的教學質量吸引了家長的注意,他們非常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進入城市中學讀書,但是在考試中,他們發(fā)現(xiàn)小學英語考試成了他們進軍城市的主要的障礙,但是因為無法改變的情況確實讓他們感到頭疼,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受到了家長很大的壓力。
在我們的學生當中,我們也接觸了一些今年已經(jīng)考上城市中學的六年級的學生,我們發(fā)現(xiàn)在同等的條件下,一般來說,城市中學會優(yōu)先錄取城市的學生,即使在城市學生的成績在農村根本就不可能考上學校。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農村學生進入城市中學讀書的費用要高于城市學生就讀的費用,這個不得不讓我們?yōu)檗r村孩子感到惋惜。不過從另外一個方面也顯示出,農村學生在綜合的素質上在一定的程度上要落后與城市學生。這個也可能是為什么城市中學對農村學生另眼看待的原因之一吧!
為此,我們經(jīng)過協(xié)商,我們決定利用一點時間給學生講解關于一些課外的知識,比如說是中國古代的文化,外國的一些文化。我們很高興的發(fā)現(xiàn)他們對這方面很是愛好,他們也從來也沒有聽說過這方面的知識。所以我們后來在評述整個教學質量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在上文化課程的時候,即使是平時上課很不認真聽的學生,也能夠非常老實的,睜大雙眼看著你。即使是下課了,他們也會圍著你問個不停。農村教育的落后,在一定的程度上家長也負有很大的責任。他們對一些教育方法根本就不在乎,他們更希望我們對學生負起全部的責任。甚至有的家長對我們說,我把孩子就交給你們了,只要你們不把孩子打成殘疾,我就不會去找你們的。當時我們就傻眼了。不過即使是這樣,我們也很奇怪的發(fā)現(xiàn),農村的家長似乎比城市家長更加溺愛自己的孩子。我們在短暫的時間內還找不出真實的原因,或者這個可能只是局限的,也許是個特例吧。但是有一個方面就是留守兒童的問題,這個方面是比較嚴重的,爺爺奶奶過分的寵愛孩子在農村是比
較多見的,可能也是為什么我們會感到農村家長更溺愛孩子的原因吧。
我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關注農村,更多的關注農村的孩子,不要讓孩子輸在起點上。
公文素材庫推薦更多文章:農村教育現(xiàn)狀調查報告
農村教育現(xiàn)狀調查報告
農村教育現(xiàn)狀調查報告
農村教育現(xiàn)狀調查報告
關于農村基礎教育現(xiàn)狀的調查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