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拳游戲》教學設計
《五步拳游戲》教學設計
授課教師:夏進文
授課時間:二一四年一月
學校:馬鞍山市博望區(qū)新博初中
《五步拳、游戲》教案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的課程基本理念為指導思想,根據七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農村中學對武術理解還非常淺薄的實際情況安排教學。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采用逐步引導的教學方式,以學生自主練習,合作探究,互助互學的學習形式,達到激發(fā)學生對武術的興趣,掌握所學武術動作及有關武術知識,增強學生體能,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目的。同時,充分發(fā)揮體育的育人功能,引入生態(tài)保護教育。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本課,了解武術知識,培養(yǎng)武術興趣;2、使85%~90%的學生初步掌握“弓步沖拳”、“彈踢沖拳”、“馬步架打”、“歇步蓋打”四個動作,并能獨立完成連貫動作;3、在學練中發(fā)展協(xié)調、柔韌、力量、速度等素質,培養(yǎng)看圖自學能力,集體協(xié)作能力及堅韌的意志品質;
4、引入生態(tài)保護教育,增強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三、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為農村中學七年級學生,在武術方面的基礎是零;但他們已具備了獨立觀察思考、判斷、表達的能力,在身體運動中也具備了相應的基本運動能力,武術又是他們喜愛的運動項目;因此,只要在教學時設計新穎、有趣的練習方式和一定的指導形式,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誘導學生進入角色,激發(fā)他們的練習興趣,完全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教材分析:
武術是我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中的瑰寶,是一種強身健體,防身自衛(wèi)的體育項目,深受人們的喜愛。本課主教材“五步拳”是武術套路中的一個基礎套路,它短小精悍,包含了武術中最基本的弓、馬、仆、虛、歇五種步型和“拳、掌、勾”三種手型及上步、退步步法和摟手、沖拳等手法。對于沒有基礎,從未接觸過武術知識的農村中學七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入門基礎套路,可以為進一步學習武術打下良好的基礎。輔助教材“企鵝賽跑”游戲,需要學生相互配合完成,游戲規(guī)則簡單,便于實施,生動有趣,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團隊精神,增強環(huán)保意識。五、教學重點:動作規(guī)范、協(xié)調、連貫、線路清晰。六、教學難點:體現武術的“精”、“氣”、“神”。七、教學特色:
1、充分利用小場地進行教學。
2、采用逐步引導的教學方式教會學生五步拳1~4動作(先游戲進行基本手型、步型練習,再讓學生自學定勢動作,之后學習五步拳1~4動作。)。
3、充分發(fā)揮體育的育人功能,利用輔助教材“企鵝賽跑”游戲引入生態(tài)保護教育。
4、在游戲中安排素質練習,使本課達到適宜的運動負荷。八、教學流程
課堂常規(guī)各種形式專門復習基本手型、步型的慢跑性練習手型、步型游戲
學生自學學習五步拳引入生態(tài)游戲素輕音樂伴奏定勢動作1~5動作保護教育質練習放松練習
課時計劃
班級:七年級6班人數:50教材1、學習五步拳1~4動作2、游戲:“企鵝賽跑”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熱身激趣階段7"授課內容課堂常規(guī)教學步驟一一、哨音指揮學生沿籃球場邊線進行各種形式的慢跑(自然慢跑、側身交叉步慢跑、高抬腿慢跑、后踢臀慢跑、雙臂繞環(huán)慢跑)。教學步驟二二、專門性練習。以老師為圓心,成男女兩個同心橢圓進行專門性練習。1、弓步壓腿4×8拍2、仆腿壓腿4×8拍3、體前曲2×8拍負組織教法與要求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荷小中一、組織。教師宣布本課的內容及要求。二、要求:聲音洪亮,精神飽滿。一、教法教師用哨音指揮學生進行慢跑。二、組織男生沿一個半籃球場邊線外側以逆時針方向繞場跑進,女生沿籃球場邊線內側以順時針方向跑進。一、教法:教師口令指揮學生練習二、組織學生在教師帶領下同做專門性練習。一、集合隊形××××××××××××××××××○○○○○○○○○○○○○○○○○○要求:快、靜、齊一、學生練習隊形××××××××1、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本課,了解武術知識,培養(yǎng)武術興趣;2、使85%~90%的學生初步掌握“弓步沖拳”、“彈踢沖拳”、“馬步架打”、“歇步蓋打”四個動作,并能獨立完成連貫動作;3、在學練中發(fā)展協(xié)調、柔韌、力量、速度等素質,培養(yǎng)看圖自學能力,集體協(xié)作能力及堅韌的意志品;4、引入生態(tài)保護教育,增強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地意識!稹稹稹稹稹稹稹鹨螅郝犂蠋熤笓]完成各種形式的慢跑熱身、活動身體各部位。二、學生練習隊形××○××○○××○○××○××要求:1、認真進行專門性練習,充分拉伸韌帶。
教學過程逐步引導提高技能階段22"授課內容(一)學習五步拳1~4動作(弓步沖拳、彈踢沖拳、馬步架打、歇步蓋打)教學重點:動作規(guī)范、協(xié)調、連貫、線路清晰。教學難點:體現武術的“精”、“氣”、“神”。教學步驟三負組織教法與要求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荷中一、講解示范隊形:××××××××××××××××××○○○○○○○○○○○○○○○○○○二、組織:先如上圖隊形復習,再成2、3列橫隊向后轉,兩兩面對面游戲(學生可換位自由組合)。三、教法1、帶領學生復習基本手型和基本步型。2、講解示范游戲方法及規(guī)則。3、鼓勵學生兩兩自由組合,游戲練習。4、簡評小結。一、組織:學生分成四組,分別在籃球場的四個角,根據掛圖進行自學定勢動作練習。二、教法:1、分組,安排小組長。2、宣布任務。3、巡回各組,指導學生練習。4、教師提示學生練習,檢驗自學成果。一、學生練習隊形××××××××××××××××××○○○○○○○○○○○○○○○○○○二、學練法1、在教師的帶領下認真復習提高。2、學生認真理解游戲方法及規(guī)則3、學生按要求進行游戲要求:動作盡量標準且動作反應快,注意個人安全。一、學生練習隊形1、復習基本手型(拳、掌、勾)和基本步型(弓、馬、仆、虛、歇)。2、游戲“石頭、剪刀、布”方法:石頭、剪刀、布分別代表馬步、弓步、歇步或拳、掌、勾;兩人一組進行,5局3勝。規(guī)則:1、手型和步型交替進行。2、每次決出勝負后,敗者向勝者鞠躬一次,并完成3~5次俯臥撐。3、其它同傳統(tǒng)“石頭、剪刀、布”游戲規(guī)則。教學步驟四3、學生自學定勢動作(圖1~圖6)教學步驟五4、學習五步拳1~4動作
二、學練法1、按教師安排,到規(guī)定的場地練習。2、認真看圖、自學,同學之間相互協(xié)作完成任務。3、聽教師口令、集體展示自學的成果。要求:認真看圖思考,主動協(xié)作,嚴禁打斗。一、學生練習隊形(同講解示范隊形)一、組織:成四列橫隊進二、學練法行五步拳1~4動作的學1、認真聽、看教師示范。習。在教師的帶領下練習。二、教法:2、認真思考、領會動作的1、教師整體動作示范。攻防含義。2、結合攻防含義、分解3、集體練習,主動觀察,動作教學。及時自我糾正,規(guī)范動作。3、指導改進學生細節(jié)動作4、集體連貫動作練習。4、正常速度連貫、完整領5、集體展示,總結體會。做。要求:保持距離,注意安5、教師評價,提出要求全。
教學過程生態(tài)教育強體悅心階段授課內容教學步驟六(二)游戲“企鵝賽跑”方法: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男生三組、女生三組,成縱隊站在起點線后,各隊排頭半蹲,用大腿夾住一個籃球,教師發(fā)令后,各隊排頭立即夾球前跑,跑至回轉點繞過該點,再跑回本隊,將球交第二人,照此方法再做,直至最后一人做完為止,先完成為勝。負荷中強組織教法與要求教師活動一、組織學生分成相同的4組進行“企鵝賽跑”游戲。二、教法:1、導入并引入生態(tài)保護教育。(你們知道嗎?如今企鵝遭到人類大量地捕殺,有些種類的企鵝已瀕臨滅絕。世界資源研究所報告表明,人類環(huán)境遭受破壞速度之快,40年后人類已知的160萬個物種將喪失一半以上,如此下去,人類將自我毀滅!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每個人都要行動起來,約束自己,善待生靈,尊重生命,保護自然。2、教師提出練習方法規(guī)則。3、學生在教師發(fā)令指揮下進行接力。4、男、女生分開進行比賽,共三局,每局結束教師根據名次安排素質練習,分別是:立臥撐跳8~12次,100米跑,1/2、1、3/2練習量。學生活動一、練習隊形×▲×××▲×××▲×××▲○○○▲○○○▲○○○○5~6米-要求:1、遵守規(guī)則,認真聽講,接受老師生態(tài)保護教育,并在今后能行動起來。2、按要求完成游戲和素質練習。規(guī)則:1、只許跑,不許用雙腳跳。2、球可以用手調整,12"但要原地調整,不可邊跑邊調。3、球中途掉了,也要撿起后再跑。身心恢復調整階段4"教法步驟七(一)坐在墊上。(二)意念放松。(三)拍打肢體放松。(四)小結。(五)安排收回器材。(六)師生再見。體操墊:6塊籃球:6個錄音機:1臺掛圖:4張小一、組織:全體學生,在另外半個球場,同一組學要求:理解放松方法。閉生同坐在一塊海綿墊上聽上眼睛傾聽,放松身心,音樂放松。達到減壓目的。二、教法:在輕音樂“春野”的伴奏下放松,教師語言誘導。三、小結本課,表揚先進,指出不足,提出希望。課后反思場地器材全課平均心率:130~135/分全課平均練習密度:40~50%封面引用昵圖網圖片,在此表示感謝!
擴展閱讀:教學設計怎么寫
教學設計怎么寫?
一、課前系統(tǒng)部分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標準》的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準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qū)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yǎng)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A、述必須具備的四個基本要素:行為主體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老師,人們判斷教學有沒有效益的直接依據是學生有沒有獲得具體的進步,而不是教師有沒有完成任務。一般在寫教學目標的時候行為主體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須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達:“通過……學習,能說出……”,“通過……學習,能分析歸納……”,而不是“使學生掌握……”“教會學生……”等表述方式行為條件行為條件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如“通過收集資料”“通過觀看影片……”“通過本課學習”行為動詞行為動詞必須是具體可測量、可評價的。如知道、歸納、列舉、感受、參加等等表現程度指學生學習之后產生的行為變化的最低表現水平,用以評價學習表現或學習結果達到的程度。比如自己以前寫的教學目標:通過學習教材第三目(行為條件),能夠背寫出(行為動詞)鴉片戰(zhàn)爭的起止時間(表現程度),了解(行為動詞)戰(zhàn)爭的經過和中國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現程度)B、敘述最好有不同層次根據《標準》,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差異性,按照教學內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難,設計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礎上有所發(fā)展。如南京市溧水縣教研室的周紅英老師把《中華文化的勃興
(二)》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為:(1)知識與能力:A.通過學習,學生能掌握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仁”的學說及其對教育和文化的貢獻;學生能了解思想家老子及其辯證法思想;學生能了解“百家爭鳴”及諸子百家的主要觀點。B.通過學習,學生能列表歸納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形成利用圖表表述歷史問題的能力;學生能運用諸子百家的主要觀點解釋歷史現象,并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思想文化聯系起來進行分析,培養(yǎng)運用歷史知識,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A.學生能通過收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及諸子百家的相關資料,編講歷史故事或編演歷史短劇,再現歷史情景,產生對歷史的認同感。B.學生能通過列表歸納、分組討論等方法進行合作和探究性學習,理解和運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的主要觀點,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A.通過學習孔子的教育言論,學生能正確對待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尋找有效的學習方法。B.通過學習諸子百家的思想觀點,學生能感知“百家爭鳴”促進了戰(zhàn)國時期學術思想的發(fā)展,對后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C、過程與方法
是什么?對于過程與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誤區(qū),以前寫過程與方法,往往寫的是:討論法、合作探究、資料收集等,其實這些只是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為學生要獲得的能力目標。三維目標中過程與方法是指具體的內在的學習思維的過程,如搜集資料的過程與方法、探究問題的過程與方法、辨析史料的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學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是“學會如何收集”“學會如何探究”。(這是以前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也是以后教學必須重視的內容,學生應該學會基本的歷史思維的方法)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與難點部分的寫作要求:兩個操作要求:(1)確定本堂課的教學重點。(2)確定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五)教學方式教學方式部分的寫作要求:介紹進行課堂教學所要采取的方法與技巧。
(六)教學用具教學用具部分的寫作要求:兩個操作要求:(1)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與準備。(2)教學用具的設計與準備。
二、課堂系統(tǒng)部分教學過程(一)課前探究部分課前探究部分的寫作要求:設計出引導學生進行課前準備和探究的方案。(二)導入新課部分導入新課部分的寫作要求:設計出每節(jié)新課的教學引語,教學引語要起到“凝神、起興、點題”三個作用。(三)師生互動部分師生互動部分的寫作要求:(1)設計出每節(jié)新課的教學結構(板書結構)。(2)寫出每步設計的設計目的(設計意圖)此外,在教學結構設計中要注意體現下列6個要求:(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2)從學生的問題出發(fā)營造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問題并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3)設計出師生互動方式。(4)爭取準備兩、三種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的教學安排。(5)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處理,發(fā)掘出教材內容之間的內存邏輯聯系及育人作用。(6)課堂教學要減少統(tǒng)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學生的分組活動。(四)課堂總結部分課堂總結部分的寫作要求:(1)設計出針對教材知識內容的系統(tǒng)的回憶鞏固問題及方案。(2)設計出發(fā)散、擴展、升華學生思維的問題及復習鞏固方案。(五)課后作業(yè)部分課后作業(yè)部分的寫作要求:每節(jié)課設計10道單項選擇題(選擇題突出對教材知識點的記憶、理解與掌握),1道材料解析題(材料解析題突出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1道問答題(問答題突出學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較、評價能力。)
三、課后系統(tǒng)部分教學后記教學后記部分教學后記部分的寫作要求:(1)評價出你的每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的實施結果。(2)對你的每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進行及時的修改、補充、完善。(3)寫出你的教學感想、心得、體會。反思的主要內容有①教學目標實現了沒有?②教育、教學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了嗎?通過什么方式轉化?③有沒有創(chuàng)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學資源④教學設計最突出的亮點是什么?存在的問題和癥結在哪里?⑤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策略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五步拳游戲》教學設計》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五步拳游戲》教學設計: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