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讀后感(一)
“君王不得為天下,半為當時賦洛神。”
這是晚唐詩人李商隱寫的關于曹植的詩。他是說曹子建終生不得志,不能為國一展雄才,多半是因他當年寫了《洛神賦》表達了他對嫂子,甄妃,甄皇后的極為熱烈的柏拉圖式的愛情。
東晉山水派大詩人謝靈運曾說:“天下詩才有一石,曹子建一人占八斗,我謝某人占一斗半,剩那半斗留給別人吧!”我看這基本上是胡說八道。除了自吹之外,也過分的吹捧了曹植。乃父曹操,乃兄曹丕都是詩歌大家,曹操在詩歌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并不比曹植差什么。更不要說還有“建安七子”,“竹林七賢”了。不知什么原因曹丕明知其弟戀嫂,偏把甄妃用過的玉鏤金帶枕賜給了曹植。此時甄后早已殘死。“你去想吧,你不是情種嗎?想到死,怕是也想不出什么明堂!”這好像是一種精神折磨。吃飯時曹丕讓甄氏所生的明帝曹睿陪同皇叔,曹植一見明帝,不但睹物思人,而且見侄子思嫂子,為什么曹植又叫“陳思王”呢?妙在那個“思”字。于是他寫成《感甄賦》,明帝覺得太不雅觀,才改成《洛神賦》,很快地出現(xiàn)了大批抄本,一時洛陽紙貴。
問題在于這篇名作,很難讀懂,千百年來后人沒能完全徹底讀懂。讀《洛神賦》就像走進漫無邊際的迷霧之中。是謳歌洛神,還是懷戀嫂嫂?是耶?非也?文辭流光溢彩,曹子建把洛神描繪成天地之間就這一女人合乎黃金分割原理。洛神也對他秋波頻頻,難割難舍,最終還是飄然而去。留給這位風流王爺?shù)闹皇菬o限的哀傷,日坐愁城。
本來乃父魏王曹操,見他才思敏捷,抱負不凡,有意立他為世子,但他卻放浪形骸,驕恣不法,擅開司馬門,這使乃父大為失望。
看不到曹植有什么政治才能,有什么軍事斗爭高招,因為命運對他似乎有點不公平,使他這個天皇貴胄不能立足于廟堂,才使他的詩才發(fā)揮到了極致。此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的最主要的貢獻是《五言詩》。
梅蘭芳博士也曾演出過《洛神》,當年曾迷倒無數(shù)觀眾!堵迳瘛愤@出京劇留給我的印象是如詩如畫,如夢如霧,如仙如幻,人美,景美,情更美!好在這出京劇還有音配像可看,彌補了一份遺憾。
洛神賦讀后感(二)
這是曹植為一代皇后甄氏寫的一首賦,他幾乎把所有美好的詞都用在了甄氏身上,可謂有感而發(fā),因曹植深深地愛著甄氏,但是,甄氏是曹植的哥哥曹丕的老婆,即曹植的親嫂子。在歷史上這種事情并不少見,然而,當時曹丕的政治勢力要比曹植的大得多,豈能讓他奪愛,曹植因愛甄氏差點引來殺身之禍。不僅曹植暗戀甄氏,其父曹操也想戀甄氏,看來只要是美的東西,都是人見人愛的,尤其是美女!
三國時代是一個男權社會,戰(zhàn)爭和政治都是為男人服務的。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這些形象都是栩栩如生的,而有名有姓的女性形象卻少得可憐,僅有的幾個也很難聞其言、觀其行,更別提命運性格了。“河南大小喬,河北甄宓俏”,甄宓雖貴為曹氏后妃,實為戰(zhàn)利品進入曹家。
亂世桃花逐水流,甄宓,這個亂世佳人,在幾個男人掌心之中轉輾起伏,沒有人知道她是否贏得了真正的愛情,是否過得順心快樂,()她的一生都在男人們編寫著的歷史中奇異跌宕,淹埋于歷史的塵土中,這就是被神化的洛神甄宓甚或那種時代女人的悲哀,美麗不是女人的過錯,但美麗迷惑于亂世,真是自古紅顏多“薄命”。
曹植將《洛神賦》演繹的讓人感嘆、哭泣、悲傷、歡樂、愉悅,令人回味無窮。但人神有別,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洛神”是他的精神寄托,他不但與帝王之位無緣還屢受兄弟的逼害,無奈之余又感到悲哀和憤悶。
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和大畫家顧愷之,都曾將《洛神賦》的神采風貌形諸楮墨,為書苑和畫壇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可見曹植《洛神賦》的藝術魅力,是經久不衰的。
洛神賦讀后感(三)
“君王不得為天下,半為當時賦洛神。”
這是晚唐詩人李商隱寫的關于曹植的詩。他是說曹子建終生不得志,不能為國一展雄才,多半是因他當年寫了《洛神賦》表達了他對嫂子,甄妃,甄皇后的極為熱烈的柏拉圖式的愛情。
東晉山水派大詩人謝靈運曾說:“天下詩才有一石,曹子建一人占八斗,我謝某人占一斗半,剩那半斗留給別人吧!”我看這基本上是胡說八道。除了自吹之外,也過分的吹捧了曹植。乃父曹操,乃兄曹丕都是詩歌大家,曹操在詩歌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并不比曹植差什么。更不要說還有“建安七子”,“竹林七賢”了。不知什么原因曹丕明知其弟戀嫂,偏把甄妃用過的玉鏤金帶枕賜給了曹植。此時甄后早已殘死。“你去想吧,你不是情種嗎?想到死,怕是也想不出什么明堂!”這好像是一種精神折磨。吃飯時曹丕讓甄氏所生的明帝曹睿陪同皇叔,曹植一見明帝,不但睹物思人,而且見侄子思嫂子,為什么曹植又叫“陳思王”呢?妙在那個“思”字。于是他寫成《感甄賦》,明帝覺得太不雅觀,才改成《洛神賦》,很快地出現(xiàn)了大批抄本,一時洛陽紙貴。
讀《洛神賦》就像走進漫無邊際的迷霧之中。是謳歌洛神,還是懷戀嫂嫂?是耶?非也?文辭流光溢彩,曹子建把洛神描繪成天地之間就這一女人合乎黃金分割原理。洛神也對他秋波頻頻,難割難舍,最終還是飄然而去。留給這位風流王爺?shù)闹皇菬o限的哀傷,日坐愁城。
曹植的一生是不幸的,是動蕩的,生于魏王之家,卻又偏偏迷戀于文學,但在那個年代,戰(zhàn)火紛飛,狼煙四起,王侯將相之子弟無不是期望在戰(zhàn)場上英勇殺敵,戰(zhàn)績彪彪,封妻蔭子,抑或是充當謀士之值,決勝于千里之外。而子建無疑是與他們格格不入的,文采斐然,卻慘敗于自己的親兄弟之手,是他斗不過他嗎?也許是吧,因為他在心底已經放棄了,但卻歸隱不得。
但他也是幸運的,否則他何來那么豐富的情感,何來那老少讀之皆淚下的《七步詩》,何來那美名遠揚的《洛神賦》,何來那段刻骨銘心的……
是巧合,還是命運的規(guī)則原本就是這樣,與黛玉類似的,讓人不舍,卻感覺這樣最好,他們的魅力也許就在于此吧。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