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了《知青歲月》我有一種感同身受的強烈觸動
我比習近平主席大十四歲,他剛當上國家主席的時候就聽說過他在陜北插過隊。由于我出身于山東農(nóng)村,更因為我在內(nèi)蒙農(nóng)村工作過兩年,相信陜北那樣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熏陶出習近平這樣的國家領導人,還有其他幾個由知青成長起來的如丁愛迪、孫立哲、艾平、路遙、陶正、史鐵生等知青精英是完全可能的。內(nèi)蒙農(nóng)村和陜北農(nóng)村的“人文”環(huán)境非常相近,連說話的語調(diào)、生活中的語匯、內(nèi)蒙“爬山調(diào)”和陜北“信天游”的唱腔都十分相似。貧苦落后而又純樸善良的內(nèi)蒙農(nóng)民感動過我,陜北農(nóng)民的生活和集體人格也肯定感動過習近平等知青?戳酥醒朦h校采編的《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后,我有一種感同身受的強烈觸動,并幾次流下眼淚。不是我攀附國家主席而往自己臉上貼金,我發(fā)現(xiàn)自己確實跟習主席的行為、性格和年輕時的經(jīng)歷有相近處,一下子拉近了我與習主席的精神距離。
十五歲的習近平剛插隊時的不適應,跟我二十五歲還是單身時到內(nèi)蒙農(nóng)村搞“四清”時的不適應完全一樣,只是習近平當時還是個孩子,更加讓人同情。
習近平插隊時受著父母遭受政治迫害的影響,背著沉重的“黑幫子弟”的包袱,其精神壓力是十分巨大的。
“四清”后我留在當?shù)禺斄宋幕^館長,文革一開始便被打成了“周揚夏衍修正主義文藝路線在全旗的總代表”,以“黑幫”的身份下放到“十年九不收”的重災區(qū)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改造,精神壓力也實在是不算小。
梁家河的農(nóng)民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著習近平。正如受訪人戴明所說:
當?shù)氐母刹亢屠相l(xiāng)們,一直都在幫近平擺脫這種不利局面,近平也就在梁家河的這些年,摘掉了“黑幫子弟”的帽子,逐漸發(fā)展成為“可教育好的子女”,這就為他后來入黨、當村支書,被清華大學錄取,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礎。(146頁)
災區(qū)的“社員”對我這個“黑幫”也像寶貝一樣愛護著,仍然把我當成“蹲點”的工作組干部尊重著。
習近平一九七四年基本上是獨自一人在另一個公社的趙家河搞“社教”七八個月,沒有開過一次批判會,沒有批斗過一個人。
我在一九六四年、一九六五年的“四清”和“四清復查”中也是獨自一人包一個村,同樣也沒有開過一次批判會,沒有批斗過任何一個人。
習近平崇學尚讀,是一個有著偉大的精神追求的人。
只上過五年小學的我也是靠讀書學習來尋求精神的支撐和救世的答案的。
習近平在讀馬列原著中對很多“左”的做法有了新認識,逐漸對無休止的階級斗爭有了疑問,引起了思考。習近平的治國理念大都產(chǎn)生于這七年的知青歲月。習近平在同梁家河父老鄉(xiāng)親談心的時候,深情地說過:“我走的時候,我的人走了,但是我把我的心留在了這里。那時候,我就說,今后如果有條件、有機會,我一定要從政,做一些為老百姓辦好事的工作。”(346頁)可見,習主席早就志存高遠。受訪人曹谷溪又補充說:早在2002年,他(習近平)就在公開發(fā)表的《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中寫下了“為人民做實事”的誓言――“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jīng)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信心。作為一個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yǎng)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348頁)請讀者注意,習近平在這里說的是“辦好事”,“做實事”,而他本人始終拒絕辦虛事、辦沒有原則的“人情事”和不負責任的“坑爹”事。受訪人楊世忠說:近平很快就給我回信說,“你說要來廈門,感情上我很盼望見到你們,非常歡迎你們來。但有些事應讓你們搞清楚:一個地縣的力量到廈門來搞聯(lián)合,一般來說是不足的,尤其是大跨度的經(jīng)濟合作,難度更大。至今陜西省還沒有哪個地市在廈門談成項目,這涉及到審批權、外匯、獎金、交通等等問題......”(370頁)
文革中,高層的思想理論混亂、荒唐、不能自圓其說,發(fā)展到一九六八年提出“要斗私批修”的時候,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給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貢獻上幾條“管見”,供當代人或后人治國理政時參考,也算是用心良苦。
習近平先后寫了8份入團申請書,寫了10份入黨申請書,前進的道路盡管崎嶇坎坷,但他對政治的追求矢志不渝。
一九六八年我對“要斗私批修”這一提法的科學性產(chǎn)生了懷疑,歷時近半個世紀思考、研究“人、人性、善與惡、公與私”諸問題,認可了荀子的性惡論,接受了恩格斯“惡是歷史前進的杠桿”的說法。十年后的一九七八年為迎接全國科學大會還寫下了長達三百多行的長詩《我的世界觀》,用通俗的語言宣傳、普及有關社會歷史的辯證法。在這長達四十多年里寫下的有關論文和這篇長詩,沒有一家報刊給予刊登。為了讓這近五十年的思想成果能夠問世、留世,我終于搶在八十歲之前出版了四部合計七本書,其中有小說集,詩文集和哲學社會科學類著作。這也算是我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追求吧。
具體工作上我無法與習近平比。他當了村支書后,辦了很多利民惠民的好事,如修沼氣池、修路、打水井、建“淤地壩”、辦鐵業(yè)社、辦縫紉社、辦代銷店、辦掃盲班等,真正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辦實事?h上獎勵他一輛三輪摩托車,他卻用這輛摩托車換來一臺磨面機和一輛手扶拖拉機,為全村人磨面、耕地、拉莊稼帶來了很大方便。
梁家河的鄉(xiāng)親們是如何愛護習近平的呢?講一個七年中習近平只吃過一次、而且只是一碗大米飯的故事吧。受訪人王憲平講道:
李印堂在銅川當工人,有一次回家,帶回來一兩斤大米。當時在陜北,大米是很稀罕的東西,逢年過節(jié)都吃不上。李印堂把米撂下,跟他娘說:“娘,蒸了米飯,給近平也嘗嘗!崩钣√盟锇堰@大米細細地洗干凈,蒸了一鍋噴香的白米飯,她盛了一碗,然后跟李印堂說:“你趕緊,趁熱給近平端過去!边^了幾天,我回到村里,去看近平,他跟我說:“黑子,我前幾天吃上白米飯了!”我說:“嘿,你咋吃上這好東西了?”近平說:“印堂家給我送來一碗,可把我吃香了!”(213頁)
受訪人王憲平還說道:
當年在窯洞里,近平有一次跟我拉話時說:“我餓了,鄉(xiāng)親們給我做飯吃;我的衣服臟了,鄉(xiāng)親們給我洗;褲子破了,鄉(xiāng)親們給我縫。咱梁家河人對我好,我永遠都記著。”他真的是把老百姓當成自己的親人?梢哉f,近平不僅了解老百姓的疾苦,而且對老百姓有著深厚的感情。(213頁)
這種深厚感情由習近平發(fā)自肺腑的幾句話也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受訪人石春陽說:
在近平離開梁家河的頭天晚上,他召集全村人座談。近平對大家說:“我來咱梁家河七年時間,學會了很多東西。咱梁家河的群眾無私接納我、幫助我,讓我在這里步入社會,入團、入黨、當村支書。我從這里出發(fā),返城上大學。梁家河給我的一切,我一輩子都不會忘!保197頁)
從這樣的環(huán)境里走出的又是有情有義的習近平,能不把全部的智慧和生命貢獻給老百姓嗎?
從習近平下面的經(jīng)歷中,我們也有充分的理由信賴他一定能把國家治理好。受訪人何毅亭介紹說:
陜北7年,清華4年,軍委機關3年,正定3年,福建17年,浙江5年,上海近1年,中央高層5年,之后在十八大當選黨的總書記。從農(nóng)村大隊黨支部書記到黨的總書記,從普通公民到國家主席,從下層軍官到軍委主席。從西北到華北,再到東南沿海地區(qū)。中國的西部、中部、東部都待過,黨和國家各個領導層級都干過,農(nóng)民、大學生、軍人、干部都當過。這么豐富的閱歷,在這么多重要領導崗位上歷練過,有這么長時間的實踐積累,所有這些都是干好領導工作的寶貴財富。(450頁)
二,知青歲月與黨的總書記治國理政的關系
受訪人王憲平說:
近平離開中學走上社會的第一步就是在梁家河,雖然艱難困苦,但這段經(jīng)歷磨煉了他的意志,讓他走上社會之初就與最底層的中國農(nóng)民同甘苦共患難,由此培養(yǎng)了他一生都割舍不斷的深厚感情――從心底里熱愛人民,把老百姓擱在心里――這可是哪一所高等學府、哪一座象牙塔里都學不到的真東西。(232頁)
對近平的思想和價值觀起作用的,并不是標語、口號和高音喇叭的灌輸,而是知青歲月那日復一日艱苦的生活和勞動,是同我們農(nóng)民兄弟朝夕相處的那2400多個日日夜夜產(chǎn)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233頁)
受訪人曹谷溪說:
做大事的人,都是從全心全意做好件件小事中成長起來的,而人的情操也是從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中培養(yǎng)起來的。當時的習近平,修建這個沼氣池,他心中所想的,或許是為梁家河的老百姓帶來溫暖和光明,不再讓婆姨女子為了燒柴煮飯熬煎。這種精神,在他后來擔任各級領導的施政實踐中不斷升華,最終成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民本情懷。332頁)
習近平酷愛讀書,在七年艱苦的知青歲月里始終堅持讀書,后來還一再鼓勵人們多讀書,為什么?受訪人曹谷溪說:
習近平說,先賢們的思想結晶,許多人的智慧和成功的經(jīng)驗都在書里,無須經(jīng)其同意便可拿來為我所用,何樂而不為呢?只有愚蠢的人才不去讀書。(344頁)
但是,說到底,社會實踐比書本更重要。受訪人艾平說:
毛主席要求“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到底什么叫“再教育”?農(nóng)民能不能教育這些城里來的知識青年?起碼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種教育。知識青年確實受到了深刻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了他們呢?可能不一定是當時所謂的貧下中農(nóng)、革委會,而是現(xiàn)實生活本身,是農(nóng)村生活本身。(392頁)
在陜北插隊的經(jīng)歷讓我們這一批知青讀懂了“生活”這部大書,讀懂了“中國農(nóng)村”這部大書,讀懂了“實際”這部大書。這些“書”上雖然沒有字,卻比有字的書要深刻得多,對人的教育作用要大得多。(394頁)
從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一系列舉措以及他自己對知青歲月的回憶來看,7年知青歲月為他治國理政思想樹立了“以人民為本”的方向。在陜北農(nóng)村,習近平與農(nóng)民朝夕相處,建立起了同人民的血肉聯(lián)系,樹立了為人民辦實事的理想。人民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立足點,為民、惠民、富民是治國理政思想的出發(fā)點。這絕非空談,也絕非易事。
在陜北插隊的知青都知道陜北的特點:這里是農(nóng)村,也是革命老區(qū),不同于城市、工廠、兵團和農(nóng)場,插隊知青相對自由一些,可以和農(nóng)民之間有更全面、更親近、更真實的接觸。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習近平在梁家河看到了真實的農(nóng)村,和農(nóng)民建立了真實的感情。
梁家河的經(jīng)歷讓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根基深深扎在中國最廣闊的土地上,扎在最廣闊的人民群眾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農(nóng)村扎根7年,從來沒有忘記當年的農(nóng)民朋友,他深深了解中國的實際情況和農(nóng)村的實際情況。因此,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一系列舉措都非常務實,著眼于解決一系列民生問題和發(fā)展問題。
梁家河的經(jīng)歷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實踐的開端。他曾經(jīng)講道:“七年上山下鄉(xiāng)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煉很大。最大的收獲有兩點:一是讓我懂得了什么叫實際,什么叫實事求是,什么叫群眾。這是我獲益終生的東西。二是培養(yǎng)了我的自信心。”他最先提到的“實際”“實事求是”都是實踐的具體表現(xiàn)。唯有實踐,才能認識到實際;唯有實踐,才能做到實事求是。
7年知青經(jīng)歷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歷史起點。(399-402頁)
受訪人何毅亭總結的知青歲月和總書記治國理政的關系更具“概括性”。
受訪人何毅亭說:
把習近平總書記的7年知青歲月放到當年全國知青上山下鄉(xiāng)的大背景、大格局來觀察,可以很很清楚地發(fā)現(xiàn)“三個最”,就是:他是“老三屆”中年齡最小的知青;他插隊的陜北是全國插隊知青中條件最艱苦的地方之一;他是插隊知青中在農(nóng)村待的時間最長的極少數(shù)人之一。(434頁)
對我們插隊知青來說,一起插隊的同學和校友,或入伍,或招工,或招干,或上學,或通過其他途徑陸陸續(xù)續(xù)、一個一個地走了,自己卻仍然留在農(nóng)村,昔日熱鬧的知青宿舍變成了冰房冷灶,那個心情的確是挺復雜、挺焦慮的。我們從梁家河的知青和村民中了解到,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卻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仍然是該干活干活,該讀書讀書,仍然是執(zhí)著地一如既往地申請入黨,不僅入了黨還當了大隊黨支部書記。這種從容、這種堅韌、這種任隨“云卷云舒,花開花落”的淡定,讓我們這些當年插過隊的人由衷地感佩。(438頁)
“年齡最小、地方最苦、時間最長”,這“三個最”可以說是習近平總書記插隊生涯的鮮明印記?倳涍@7年知青歲月,是他離開學校和家庭走向社會的人生第一站,也是他人生旅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站,無疑對他后來的成長會產(chǎn)生重大影響和作用。結合我自己的插隊經(jīng)歷和體會,我認為陜北7年在總書記整個成長經(jīng)歷中的重大意義和重大影響,可能在以下這些方面是很突出很重要的。
一是,陜北高原那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和艱苦的勞動生活,鍛造了他堅毅剛強的意志品質(zhì)和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
有知青“這碗酒墊底”,以后人生歲月中遇到的各種風浪和困難又算得了什么呢?正如總書記回顧插隊經(jīng)歷時所說:“7年上山下鄉(xiāng)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煉很大,后來遇到什么困難,就想起那個時候在那樣的困難條件下還可以干事,現(xiàn)在干嘛不干?你再難都沒有難到那個程度!薄霸谟龅嚼щy時想到這些,就會感到?jīng)]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二是,7年知青經(jīng)歷讓他真正接了地氣,了解了國情,貼近了人民,真切感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冷暖和甘苦,培育了他同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
三是,延安的紅色歷史文化和陜北人民豁達、包容、厚道、質(zhì)樸、奉獻的集體人格,滋養(yǎng)了他崇高的政治理念,鑄造了他不變的“初心”。......
四是,插隊7年他利用農(nóng)村相對寬松自由的社會政治環(huán)境,堅持讀書,積淀了豐厚的知識文化理論修養(yǎng)。......
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了,相信習近平總書記在新一屆任期內(nèi),一定會在前五年的基礎上把中國的事情做得更好,會干出幾件彪炳中華民族歷史的大事情。習近平同志,我在有生之年全心擁護你,全力支持你!
二0一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