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榆中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為確保我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順利開展,根據《蘭州市初中畢業(yè)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的精神,制定本方案。一、指導思想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和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要有利于引導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促進學生全面、主動發(fā)展;要有利于引導教師轉變教育教學行為,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健康發(fā)展;要有利于引導家長、社會逐步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從而進一步推進我校的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二、組織與領導
1、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組
組長:楊培兵
成員:劉裕峰、張建、金平俊、劉東泉及各班班主任
主要職責:確定學校的評價方案,制定學校的評價程序;指導成立班級評價小組,組織并監(jiān)督學校評價工作,處理評價過程中的糾紛,對評價結果進行認定;接受社會各方面的監(jiān)督,對評價中出現的分歧予以仲裁;組織教師對全校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形成反饋意見,指導改進教育教學;對全校教師和學生家長進行培訓,開展相關宣傳和解釋工作。2、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監(jiān)察小組組長:白軍志
副組長:金強生、楊培兵
成員:劉裕峰、趙希軍、范正祥、邸兆文、金平俊、白曉明、
張建、張得明、白云宏、黃宗鵬、許維英、
趙軍
主要職責:監(jiān)控學校評價工作的組織與實施情況,接受學校有關投訴,進行調查并予以處理。
3、班級評價小組:各班級要成立以班主任為組長的班級評價小組,班級評價小組由班主任、課任教師及學生代表組成,小組成員5-7人。小組中的學生成員不參與教師評分,但應參加實證材料審核,評價細則討論等決策過程。三、原則與內容
評價工作原則:一是“三公”原則。堅持評價工作公平、公正和公開,保障對學生作出全面、客觀、科學的評價。二是“三化”原則。評價主體多元化,學生、教師均參與評價工作;評價形式多樣化,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評價操作信息化。學校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及時把相關評價信息電子化,在評價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評價工作的效率與客觀性。三是“三結合”原則。堅持形式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共性評價與個性評價相結合,充分體現學生間個體差異和個性發(fā)展需求,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和民主、平等、合作、和諧的校園文化建設。評價內容:
從公民道德素養(yǎng)、學習態(tài)度與能力、實踐與創(chuàng)新、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五個維度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的評價。四、方法與程序
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貫穿整個初中階段。每學年組織一次,第一、二學年在學期末進行,第三學年在5月底前結束,第三學年在評價時,既要參考第一、二學年的評價結果,更要重視學生在第三學年的發(fā)展情況。
1、資料建設。初中各班級要全面建設學生成長記錄檔案袋及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手冊。
成長記錄檔案袋主要記錄和收集學生日常主要行為表現材料,為綜合素質評價提供實證材料。實證材料必須是原始、真實、完整、全面的。學校建議主要收集以下八類實證材料:1)各類課程學習的階段性或終結性考試或考查成績;2)考勤及日常突出表現的統計材料;3)關鍵性作品、作業(yè);4)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記錄和證明;5)經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表彰、獎勵證明、證件;6)關鍵性評語;7)經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認可的特長鑒定;8)自我描述。
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手冊的內容主要包括學業(yè)成績記錄、學生基礎性發(fā)展目標達成情況描述、學生特長發(fā)展的有關信息以及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和家長評價等評定等級和階段性、總結性評語。
2、評價程序: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先由學生本人作出自我評價,經家長簽字同意后,上交班級評價小組。然后按市“指導意見”中的評價內容標準和要求完成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最后評價結果如實填入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手冊。
1)學生自評:學生對照標準進行自我評價鑒定,并寫出描述性評語,描述性評語不超過150字。
2)學生互評:每一位學生對照標準,對本班每一位同學(包括自己)進行評價量分。
3)教師評價:評價小組的教師,結合學生的日常表現,對照評價標準,對全班每一個學生客觀、公正地作出評價量分。4)結果合成:每個維度的評價,學生互評占20分,教師評價占30分,統一考試、考查等硬性評價結果占50分。學生自評不納入結果合成,無統一考查的等級評價,學生互評占40分,教師評價占60分。
畢業(yè)生最終評價結果的合成:七年級評價結果占30%,八年級評價結果占30%,九年級評價結果占40%。
5)結果審定:學校評價工作領導組對評價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全面審查并負責解釋。對學生某一基礎性發(fā)展目標被評價為D等級或A等級的,學校評價工作領導組將上報縣評價工作委員會進行審核。
6)反饋與公示:各班級要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個人及家長,評定等級為A等的要公示,接受學生的質詢并由班級評價小組研究后給予答復。
7)監(jiān)察與投訴:學校對班級評價工作進行監(jiān)察,對評價過程中出現的違紀違規(guī)行為,可向學校監(jiān)察小組舉報和投訴,學校負責調查與處理。學校監(jiān)察小組在接到投訴后1周內作出答復。
8)對殘疾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應降低標準,以體現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五、呈現與使用
1、評價結果: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應包括兩部分:綜合性評語和評價等級
1)綜合性評語:學生自我評語,教師綜合性評語。2)評價等級:每個維度的評價結果為A、B、C、D四個等級,分別代表優(yōu)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對學生某一維度評價為D等級時應非常慎重,其材料必須的交學校評價工作領導組進行審核,對符合直接認定為A等級條件的,必須在學校公示后報縣評價工作委員會審核認定。
3)等級比例:學年度和畢業(yè)生最終評價均以學校為單位劃分等級,其中公民道德素養(yǎng)維度A等級不受比例限制,其他四個維度A等級占實際參加測評人數30%,B等占45%,C等占20%,D等不高于5%。2、評價結果的使用
1)用于指導改進日常教育教學實踐。
2)作為學校評估和監(jiān)控班級教育教學質量的依據。3)作為學生初中畢業(yè)的主要依據之一。4)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主要依據之一。
榆中九中201*.
擴展閱讀: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根據《池州市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試行)》要求,特制定我校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一、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副組長:
成員:全體班主任職責:
1、確定學校具體評價方案,制定具體的評價程序;
2、指導成立班級評價小組,組織并監(jiān)督本校評價工作,處理評價過程中的糾紛,對評價結果進行認定;
3、接受社會各方面監(jiān)督,對評價中出現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4、初步認定評價結果。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監(jiān)察小組:
組長:副組長:成員:
職責:主要負責監(jiān)控學校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工作,接受本校有關投訴,進行調查處理,如不能處理,應上報縣評價監(jiān)察組織處理。
三、班級綜合測評小組:
由班主任任組長,抽文、理科教師各1人,體育教師1人,音樂、美術老師1人組成班級評價小組。四、實施細則:
1、每學期教師寄語:
由班主任負責填寫,要求給每個學生以客觀評價。2、三年綜合性評語:
由班主任根據學生五個評價維度的結果,在其他教師的參與下(不
少于3人)寫出。對學生初中階段成長過程給予客觀評價。
3、五個維度的互評等級填寫:
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全班學生互評,每位學生按4、3、2、1分給全班同學打分,得出每個維度的均分,然后在班級按高分到低分排序,按比例得出評價結果。
①.各維度的比例為A等24%;B等58%;C等18%;D等不設定指標,有一個算一個,評價為D等級應慎重,評為D等的學生材料應上報學校。
②.公民道德素養(yǎng)等級呈現方式為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報考省示范高中的學生必須是良好以上等級。
4、五個維度師評等級填寫:
①.班級評價小組成員給班級每位學生按4、3、2、1分給學生五個維度打分,得出每位學生五個維度均分,然后按五個維度均分排序,按比例得出等級。
②.各維度的比例為A等24%;B等58%;C等18%;D等不設定指標,有一個算一個。其中公民道德素養(yǎng)維度呈現等級為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報考省示范高中的學生等級必須是良好以上。
5、考試等級:
①.公民道德素養(yǎng)不考試。
②.學習態(tài)度與能力由教導處或教研室根據學生期末成績填寫(由高分到低分全年級排序,按比例確定等級)。
③.實踐與創(chuàng)新:由信息教師根據學生上課表現及考試,按比例確定等級。
④.運動與健康由體育教師根據學生平時上課表現及考查成績,按年級比例確定等級。
⑤.審美與表現:由音樂、美術教師根據學生平時上課表現及考查成績,按年級比例確定等級。
6、總評等級:各班按以下方法計算。
①.教師評價等級分(A4分、B3分、C2分、D1分)×0.2+學生互評等級分(A4分、B3分、C2分、D1分)×0.2+考試等級分(A4分、B3分、C2分、D1分)×0.6=學生綜合評價等級分。
②.將等級分排序。
③.取前24%為A等,其后58%為B等,18%為C等,D等有一個算一個。
說明:公民道德素養(yǎng)沒有考試等級分?荚嚨燃壏譃榱愕,仍按上面所列公式計算、排序,確定等級。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