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轉變教研方式 提高學習實效——信息技術教研經驗交流發(fā)言稿
首先感謝教研室領導給我提供了和大家共同交流的機會,其實,我沒有什么經驗可談,也沒有那些地方比在座的各位做的好,借這個機會,把我上一學年教研工作中的收獲與困惑毫無保留地匯報給大家,希望領導和同行們多提寶貴的意見。一、努力學習,彌補自身不足,增強工作能力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對我們教育工作者而言無疑是一種挑戰(zhàn),它迫使我們打破傳
統(tǒng)和常規(guī),繼承中求發(fā)展,求創(chuàng)新。民族的振興希望在教育,教育的振興希望在教師。教研員是站在教研教改前沿陣地的排頭兵、領頭雁、師之師,更需要有高尚的師德,精湛的師能,高瞻遠矚的眼光,樂于奉獻的精神,全心全意為基層服務的意識,勇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精神……為了勝任教研員工作,自覺鉆研教材,抓緊一切機會和時間向書本學習、向其他人學習、借培訓的機會學習、通過網絡學習、在實踐中學習(新課標、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專業(yè)知識等),從而及時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學動態(tài),不斷強化內功,增厚底蘊。
二、立足實際,開展切實可行的教研活動,提高實效
每學期開學后的前兩周,對我區(qū)中小學信息技術機房、教師、開課情況進行摸底,掌握第一手材料,再結合市、區(qū)教研室的總體布署,制定學科教研計劃,使教研活動有的放矢。
我區(qū)截止到201*.7為止,高中教師98為年輕教師,初中90的兼職教師,小學專業(yè)教師更少,教師隊伍流動性強,信息技術課仍然存在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情況,學校領導沒有信息技術課的學科意識,不重視本學科教學。
針對我區(qū)的以上具體情況,每學期組織4~9次教研會;2節(jié)研究課。最突出的活動有以下幾項:
1.變灌輸式教研活動為主動參與式教研活動。實施新課程,需要新理念,需要新思路,需要新教法。面對新事物,難免有困惑;然而,信息技術課的最新理念是什么?怎樣用新理念上好老教材?初中和小學沒有新課標怎么辦?信息素養(yǎng)是什么?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這是老師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也是教研活動研討的重點。為了真正解決他們心中的疑難問題,提高吸收率,改變以往的集體教研活動主要是以我分析教材、點評研究課為主的“一言堂”。采用教師最喜歡的觀摩課方式,組織教師觀摩、討論有創(chuàng)新思路和實用價值的課,激發(fā)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熱情,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在觀摩課以后,教師們要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理念,聯(lián)系教學實際,提出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共同探討,互相補充,共同促進。
2.每學期深入課堂一線聽課達50節(jié),每次聽課做到有記載、有分析、有反饋,與老師們共同探討教學方法,解決教學中存在問題,及時發(fā)現(xiàn)認真鉆研教材,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師作為重點培養(yǎng)對象,充實中心組力量,對重點培養(yǎng)對象進行跟蹤聽課指導。并利用下校的機會,廣泛宣傳信息技術課的重要性,爭取學校領導的支持,加大名牌和薄弱、邊遠校的指導力度,比如以市級研究課為契機,連續(xù)在咸一中聽課指導一周,以初中在線考試為契機為雙橋中學調試機房,免費提供殺毒軟件,對剛由數(shù)學學科轉行的信息技術教師單獨進行殺毒培訓。
3.以科研帶教研,搞好區(qū)級研究課。本學年繼續(xù)圍繞市級課題《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與學的研究》、《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途徑的研究》兩個課題和幾位老師的不同特點指導了四節(jié)區(qū)級研究課,走教科研相結合的道路。
由***老師執(zhí)教的《制作電子報》網絡課,是根據(jù)小學信息技術五年級教材及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自己設計的一節(jié)綜合復習課,用a編寫了智能化的互動網站,將網絡作為輔助學習的工具和組織課堂活動的基本平臺。具體設計如下:
(1)請同學匯報課前調查報告:報紙應具備哪些要素,展示設計的報紙圖樣。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發(fā)布信息的能力,為后期的制作埋下伏筆。
(2)請學生欣賞網站中的電子作品,為自己喜歡的作品投上一票。然后根據(jù)學生的選擇師生共同賞析,在學生暢所欲言的欣賞中,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得到發(fā)展。更幫助學生理清制作的思路,吸取他人的優(yōu)秀做法。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了培養(yǎng),體現(xiàn)學習內容學生自主選擇這一特點。
(3)布置開放性的任務: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制作有個性的電子報。
(4)各小組根據(jù)組長的分工,合作制作電子報,每人都將自已的特長融入到小組作品之中,在這個過程中,聊天室或論壇為學生提供了多維交流的空間,學生通過上網自主搜索信息,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生便獲得了大量的信息,網站成為每位學生的老師,使個性化學習得以實現(xiàn)。
(5)學生制作完作品后,將作品上傳到網站中,當學生看到自己組的作品出現(xiàn)在網絡中,當他們想到自己的作品能被所有的同學看到,那種心情只能用不言而喻形容了,網絡的優(yōu)勢再一次體現(xiàn)。
(6)作品評價:通過“點將臺”隨機抽取一個組的同學展示自己組的作品,其他組的同學或教師對他們的作品進行點評、分析
第二篇:轉變教研方式 提高學習實效——信息技術教研經驗交流發(fā)言稿
轉變教研方式 提高學習實效——信息技術教研經驗交流發(fā)言稿
首先感謝教研室領導給我提供了和大家共同交流的機會,其實,我沒有什么經驗可談,也沒有那些地方比在座的各位做的好,借這個機會,把我上一學年教研工作中的收獲與困惑毫無保留地匯報給大家,希望領導和同行們多提寶貴的意見。一、努力學習,彌補自身不足
,增強工作能力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對我們教育工作者而言無疑是一種挑戰(zhàn),它迫使我們打破傳統(tǒng)和常規(guī),繼承中求發(fā)展,求創(chuàng)新。民族的振興希望在教育,教育的振興希望在教師。教研員是站在教研教改前沿陣地的排頭兵、領頭雁、師之師,更需要有高尚的師德,精湛的師能,高瞻遠矚的眼光,樂于奉獻的精神,全心全意為基層服務的意識,勇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精神……為了勝任教研員工作,自覺鉆研教材,抓緊一切機會和時間向書本學習、向其他人學習、借培訓的機會學習、通過網絡學習、在實踐中學習(新課標、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專業(yè)知識等),從而及時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學動態(tài),不斷強化內功,增厚底蘊。
二、立足實際,開展切實可行的教研活動,提高實效
每學期開學后的前兩周,對我區(qū)中小學信息技術機房、教師、開課情況進行摸底,掌握第一手材料,再結合市、區(qū)教研室的總體布署,制定學科教研計劃,使教研活動有的放矢。
我區(qū)截止到201*.7為止,高中教師98為年輕教師,初中90的兼職教師,小學專業(yè)教師更少,教師隊伍流動性強,信息技術課仍然存在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情況,學校領導沒有信息技術課的學科意識,不重視本學科教學。
針對我區(qū)的以上具體情況,每學期組織4~9次教研會;2節(jié)研究課。最突出的活動有以下幾項:
1.變灌輸式教研活動為主動參與式教研活動。實施新課程,需要新理念,需要新思路,需要新教法。面對新事物,難免有困惑;然而,信息技術課的最新理念是什么?怎樣用新理念上好老教材?初中和小學沒有新課標怎么辦?信息素養(yǎng)是什么?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這是老師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也是教研活動研討的重點。為了真正解決他們心中的疑難問題,提高吸收率,改變以往的集體教研活動主要是以我分析教材、點評研究課為主的“一言堂”。采用教師最喜歡的觀摩課方式,組織教師觀摩、討論有創(chuàng)新思路和實用價值的課,激發(fā)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熱情,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在觀摩課以后,教師們要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理念,聯(lián)系教學實際,提出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共同探討,互相補充,共同促進。
2.每學期深入課堂一線聽課達50節(jié),每次聽課做到有記載、有分析、有反饋,與老師們共同探討教學方法,解決教學中存在問題,及時發(fā)現(xiàn)認真鉆研教材,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師作為重點培養(yǎng)對象,充實中心組力量,對重點培養(yǎng)對象進行跟蹤聽課指導。并利用下校的機會,廣泛宣傳信息技術課的重要性,爭取學校領導的支持,加大名牌和薄弱、邊遠校的指導力度,比如以市級研究課為契機,連續(xù)在咸一中聽課指導一周,以初中在線考試為契機為雙橋中學調試機房,免費提供殺毒軟件,對剛由數(shù)學學科轉行的信息技術教師單獨進行殺毒培訓。
3.以科研帶教研,搞好區(qū)級研究課。本學年繼續(xù)圍繞市級課題《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與學的研究》、《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途徑的研究》兩個課題和幾位老師的不同特點指導了四節(jié)區(qū)級研究課,走教科研相結合的道路。
由***老師執(zhí)教的《制作電子報》網絡課,是根據(jù)小學信息技術五年級教材及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自己設計的一節(jié)綜合復習課,用a編寫了智能化的互動網站,將網絡作為輔助學習的工具和組織課堂活動的基本平臺。具體設計如下:
(1)請同學匯報課前調查報告:報紙應具備哪些要素,展示設計的報紙圖樣。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發(fā)布信息的能力,為后期的制作埋下伏筆。
(2)請學生欣賞網站中的電子作品,為自己喜歡的作品投上一票。然后根據(jù)學生的選擇師生共同賞析,在學生暢所欲言的欣賞中,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得到發(fā)展。更幫助學生理清制作的思路,吸取他人的優(yōu)秀做法。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了培養(yǎng),體現(xiàn)學習內容學生自主選擇這一特點。
(3)布置開放性的任務: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制作有個性的電子報。
(4)各小組根據(jù)組長的分工,合作制作電子報,每人都將自已的特長融入到小組作品之中,在這個過程中,聊天室或論壇為學生提供了多維交流的空間,學生通過上網自主搜索信息,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生便獲得了大量的信息,網站成為每位學生的老師,使個性化學習得以實現(xiàn)。
(5)學生制作完作品后,將作品上傳到網站中,當學生看到自己組的作品出現(xiàn)在網絡中,當他
第三篇:信息技術教研經驗交流發(fā)言稿
首先感謝教研室領導給我提供了和大家共同交流的機會,其實,我沒有什么經驗可談,也沒有那些地方比在座的各位做的好,借這個機會,把我上一學年教研工作中的收獲與困惑毫無保留地匯報給大家,希望領導和同行們多提寶貴的意見。
一、努力學習,彌補自身不足,增強工作能力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對我們教育工作者而言無疑是一種挑戰(zhàn),它迫使我們打破傳統(tǒng)和常規(guī),繼承中求發(fā)展,求創(chuàng)新。民族的振興希望在教育,教育的振興希望在教師。教研員是站在教研教改前沿陣地的排頭兵、領頭雁、師之師,更需要有高尚的師德,精湛的師能,高瞻遠矚的眼光,樂于奉獻的精神,全心全意為基層服務的意識,勇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精神……為了勝任教研員工作,自覺鉆研教材,抓緊一切機會和時間向書本學習、向其他人學習、借培訓的機會學習、通過網絡學習、在實踐中學習(新課標、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專業(yè)知識等),從而及時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學動態(tài),不斷強化內功,增厚底蘊。
二、立足實際,開展切實可行的教研活動,提高實效
每學期開學后的前兩周,對我區(qū)中小學信息技術機房、教師、開課情況進行摸底,掌握第一手材料,再結合市、區(qū)教研室的總體布署,制定學科教研計劃,使教研活動有的放矢。
我區(qū)截止到201*.7為止,高中教師98%為年輕教師,初中90%的兼職教師,小學專業(yè)教師更少,教師隊伍流動性強,信息技術課仍然存在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情況,學校領導沒有信息技術課的學科意識,不重視本學科教學。
針對我區(qū)的以上具體情況,每學期組織4~9次教研會;2節(jié)研究課。最突出的活動有以下幾項:
1.變灌輸式教研活動為主動參與式教研活動。實施新課程,需要新理念,需要新思路,需要新教法。面對新事物,難免有困惑;然而,信息技術課的最新理念是什么?怎樣用新理念上好老教材?初中和小學沒有新課標怎么辦?信息素養(yǎng)是什么?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這是老師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也是教研活動研討的重點。為了真正解決他們心中的疑難問題,提高吸收率,改變以往的集體教研活動主要是以我分析教材、點評研究課為主的“一言堂”。采用教師最喜歡的觀摩課方式,組織教師觀摩、討論有創(chuàng)新思路和實用價值的課,激發(fā)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熱情,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在觀摩課以后,教師們要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理念,聯(lián)系教學實際,提出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共同探討,互相補充,共同促進。
2.每學期深入課堂一線聽課達50節(jié),每次聽課做到有記載、有分析、有反饋,與老師們共同探討教學方法,解決教學中存在問題,及時發(fā)現(xiàn)認真鉆研教材,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師作為重點培養(yǎng)對象,充實中心組力量,對重點培養(yǎng)對象進行跟蹤聽課指導。并利用下校的機會,廣泛宣傳信息技術課的重要性,爭取學校領導的支持,加大名牌和薄弱、邊遠校的指導力度,比如以市級研究課為契機,連續(xù)在咸一中聽課指導一周,以初中在線考試為契機為雙橋中學調試機房,免費提供殺毒軟件,對剛由數(shù)學學科轉行的信息技術教師單獨進行殺毒培訓。
3.以科研帶教研,搞好區(qū)級研究課。本學年繼續(xù)圍繞市級課題《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與學的研究》、《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途徑的研究》兩個課題和幾位老師的不同特點指導了四節(jié)區(qū)級研究課,走教科研相結合的道路。
由***老師執(zhí)教的《制作電子報》網絡課,是根據(jù)小學信息技術五年級教材及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自己設計的一節(jié)綜合復習課,用asp編寫了智能化的互動網站,將網絡作為輔助學習的工具和組織課堂活動的基本平臺。具體設計如下:
(1)請同學匯報課前調查報告:報紙應具備哪些要素,展示設計的報紙圖樣。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發(fā)布信息的能力,為后期的制作埋下伏筆。
(2)請學生欣賞網站中的電子作品,為自己喜歡的作品投上一票。然后根據(jù)學生的選擇師生共同賞析,在學生暢所欲言的欣賞中,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得到發(fā)展。更幫助學生理清制作的思路,吸取他人的優(yōu)秀做法。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了培養(yǎng),體現(xiàn)學習內容學生自主選擇這一特點。
(3)布置開放性的任務: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制作有個性的電子報。
(4)各小組根據(jù)組長的分工,合作制作電子報,每人都將自已的特長融入到小組作品之中,在這個過程中,聊天室或bbs論壇為學生提供了多維交流的空間,學生通過上網自主搜索信息,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生便獲得了大量的信息,網站成為每位學生的老師,使個性化學習得以實現(xiàn)。
(5)學生制作完作品后,將作品上傳到網站中,當學生看到自己組的作品出現(xiàn)在網絡中,當他們想到自己的作品能被所有的同學看到,那種心情只能用不言而喻形容了,網絡的優(yōu)勢再一次體現(xiàn)。
(6)作品評價:通過“點將臺”隨機抽取一個組的同學展示自己組的作品,其他組的同學或教師對他們的作品進行點評、分析,找出優(yōu)、缺點,以達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目的。
課后,老師們進行了熱烈的研討,一致認為這節(jié)區(qū)級研究課,教師能源于教材不拘泥教材,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愛好,在新理念的指導下,自主設計獨特的教學內容,在網站中放置了與本課有關的素材、自學的內容、相關網站連接等,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滲透了“下保底,上不封頂”的策略。注重了信息技術學科與美術學科的課程整合,如:顏色的搭配,版面的規(guī)劃。采用開放性的任務,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培(本文來自公文素材庫:m.weilaioem.comveaver進行拆分、組合,探索制作網頁技巧的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從問題解決出發(fā),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解決的方案,讓學生親歷處理信息,開展交流相互合作的過程,感受在實踐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指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教師能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從教學問題入手,自主設計獨特的教學內容,在網站中放置了與本課有關的素材、自學的內容、相關網站連接等,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網站設計的好,在以前網絡課的基礎上,引進了語音聊天室的功能,使同學之間的交流更直接。
***執(zhí)教的《計算機組成》一課的教學設計將計算機組成的各個部件通過動態(tài)網頁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將鼠標移到每個部件上,就會在鼠標的旁邊出現(xiàn)此部件的作用,這種直觀性教學方式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做不同層次的自測題和檢測題,機器會根據(jù)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判斷并給出鼓勵性的語言和提示語,就好象每位同學有一位老師一樣。充分體現(xiàn)了個性化學習,最后,學生根據(jù)此課的學習,分組準備購機計劃,這樣將理論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活動中學以致用,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協(xié)作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實際動手能力。使本來枯燥的一節(jié)課,變成了學生愛學、樂學的一節(jié)課。
研究性學習是從學科或現(xiàn)實社會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于科學研究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活動,獲得知識、技能,發(fā)展情感與態(tài)度,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因此在信息教學中創(chuàng)設科學探究情境,營造科學探究氛圍,對于激發(fā)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欲望是很有幫助的。
powerpoint演示文稿文件與word文檔的操作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老師執(zhí)教高中信息技術課《powerpoint》這一章時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嘗試采用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進行。具體設計如下:
(1)確定課題:***老師是該班的班主任,講這一章時又恰逢12月份,周會課老師請同學們商量元旦打算去什么地方旅游,同學們對這個提議非常感興趣,最后產生了《元旦我們去旅游》這個課題
(2)學生自由組合分成5個“旅行社”,自由選題,確定旅游地點(哈爾濱、西安、北京、海南、泰國),每個“旅行社”根據(jù)本組情況分配任務。
(3)搜集素材:網上搜索圖片、資料查詢,向旅行社的導游咨詢。
(4)素材處理:根據(jù)所要說明的內容,整理資料,做簡單的處理。
(5)演示文稿的制作:圖片的插入、配備相關的文字說明、根據(jù)內容設置連接,完成各個分任務。
(6)通過網絡,實現(xiàn)資源共享,將每個成員的分任務連接,完成演示文稿。
(7)課堂再現(xiàn):
a、分組展示制作的成果,并由“導游”負責講解,包括旅游景點的特色介紹、景區(qū)的住宿條件及收費、旅游注意事項以及制作演示文稿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運用的處理圖片和文字的特殊技巧。
b、聽了“導游”的介紹,“游客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提出問題,由“導游”講解,模擬真正的旅游情景。
c、“游客”打分,指出每一組的優(yōu)、缺點,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評出最佳“旅行社”。
d、教師總結,根據(jù)“旅行社”提供的材料,分析制作過程中運用比較“精”“巧”之處(同時也點出了本章的重點、難點)
這節(jié)區(qū)級研究課,將研究性學習滲入到課堂教學,使學生處于主動探究的過程,體現(xiàn)了布魯納發(fā)現(xiàn)法的其精髓重在讓學生學會探索、學會發(fā)現(xiàn)。讓學生自己通過積極主動地探索活動來建構知識、提高探索能力。并讓學生體會到了科學工作的艱辛與成功的喜悅,體會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三、以任務驅動,開展中心組活動,培養(yǎng)鍛煉骨干教師,不斷提高科研能力
熟話說:人無壓力就無動力。因此,為了培養(yǎng)鍛煉骨干教師,使中心組起到一點帶面的輻射作用,給他們壓重擔,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教科研能力,帶動我區(qū)信息技術教學的發(fā)展。
1.借學生作品評選的機會,從學生作品的評價標準和學校選送的作品入手,對輔導教師進行個別指導,提出改進建議,增強教師的指導水平,取得了一些效果。
2.組織中心組成員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研究課題實施的方法,帶中心組成員八次去大港學習動態(tài)網站的建設,觀看全國優(yōu)秀課的光盤,使中心組成員在教育教學理論、課題研究、教學設計、教學基本功等方面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成為教科研的主力軍。為此次雙優(yōu)課的評選做好準備。
3.利用高中會考、初中在線考試的機會,以中心組成員為支撐點,充分發(fā)揮中心組成員的力量,對高中、初中信息技術教師進行二次培訓,通過這次培訓,增強了教師處理故障,機房維護的能力。在我區(qū)信息技術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使初、高中的在線考試順利進行。
4.發(fā)揮信息網絡功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本學科網頁的資源收集、整理工作分到中心組成員,既鍛煉了教師的信息能力,又增強了教師之間相互合作的精神,并一起商討符合新理念的教學設計。充分發(fā)揮“網絡聯(lián)系、中心輻射”的優(yōu)勢,開展“網上教研”。對原有的信息技術學科的網頁進行了更新,把收集和篩選的教學動態(tài)、信息、資源及時發(fā)布給學校和教師。增加了貼近課堂教學的有特色的主題知識網站、教學設計、優(yōu)秀論文等欄目,通過此網站對教學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5.本著重在參與的原則,趁市教研室學科網站的評選機會鼓勵教師建立主題知識網站。
四、因需培訓,面向全體教師
在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快速更新,信息技術教師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201*年1月27日(正月初八)至201*年2月7日(正月十七)受局黨委委托,培訓科、教研室、職稱中心聯(lián)合對我區(qū)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進行了為期10天的培訓。根據(jù)我區(qū)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水平、知識水平層次不齊的情況,采取先分再合的培訓方式,聘請市教研室的高淑印主任、網管中心郝杰主任、張磊老師,二十一中的隋金棟等四位老師,傳經送寶,將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大家,使我區(qū)的教師能較快的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技術。推動了我區(qū)網絡課教學的進程,盤活我區(qū)教育資源,實現(xiàn)共享,經過此次培訓,初級班的老師能夠制作比較美觀、合理的網頁,能用新的理念說課、進行網絡課設計,能夠管理、維護學校的局域網機房。中級班的老師能用新的理念說課、用動態(tài)網頁的技術進行網絡課設計。這樣,使人人都有東西可學,并且有能力學會學好。上學期開學初針對寒假的培訓情況,對我區(qū)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教育進行了調研,一部分教師能夠學以至用,已經開始使用學到的新理念、新技術上課,教學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對這樣的教師多鼓勵,使他們更有干勁。對另外一部分教師,力求通過調研與學校和教師多溝通,轉變教育觀念,使他們認識到熟能生巧的道理在這門課程中尤其重要,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工作。
五、改革評價體系,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在市教研室的領導下,對評價體系進行了嘗試,高一、初一除在線考試外,每位同學還要完成一幅電子作品作為會考成績,用完成電子作品的方式考核,這是改革的方向。為此,我區(qū)小學也用此方式進行期末考核。從上交的學生作品情況看,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制作作品的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本學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得到落實。
以上是我們上學年做的一些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距離市教研室的要求還很遠,跟兄弟區(qū)縣比還有不少的差距,希望以后市室領導和兄弟區(qū)縣的同仁們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幫助,我個人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會一如繼往的多學習多學習,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甘為人梯,當好領頭雁。
第四篇:信息技術教研經驗交流發(fā)言稿
能夠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此課已作為市級課題《網絡環(huán)境下教與學的研究》和市級課題《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途徑研究》的課例并上報市教研室參加錄象課的評比,進入網上公示階段。
xx老師執(zhí)教的《探索主頁的制作技巧》市級研究課的教學設計首先通過學生作品的展示,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掌握了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制作優(yōu)秀主頁的設計技巧。用dreamveaver進行拆分、組合,探索制作網頁技巧的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從問題解決出發(fā),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解決的方案,讓學生親歷處理信息,開展交流相互合作的過程,感受在實踐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指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教師能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從教學問題入手,自主設計獨特的教學內容,在網站中放置了與本課有關的素材、自學的內容、相關網站連接等,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網站設計的好,在以前網絡課的基礎上,引進了語音聊天室的功能,使同學之間的交流更直接。
xxx執(zhí)教的《計算機組成》一課的教學設計將計算機組成的各個部件通過動態(tài)網頁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將鼠標移到每個部件上,就會在鼠標的旁邊出現(xiàn)此部件的作用,這種直觀性教學方式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做不同層次的自測題和檢測題,機器會根據(jù)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判斷并給出鼓勵性的語言和提示語,就好象每位同學有一位老師一樣。充分體現(xiàn)了個性化學習,最后,學生根據(jù)此課的學習,分組準備購機計劃,這樣將理論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活動中學以致用,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協(xié)作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實際動手能力。使本來枯燥的一節(jié)課,變成了學生愛學、樂學的一節(jié)課。
研究性學習是從學科或現(xiàn)實社會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于科學研究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活動,獲得知識、技能,發(fā)展情感與態(tài)度,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因此在信息教學中創(chuàng)設科學探究情境,營造科學探究氛圍,對于激發(fā)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欲望是很有幫助的。
powerpoint演示文稿文件與word文檔的操作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xxx老師執(zhí)教高中信息技術課《powerpoint》這一章時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嘗試采用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進行。具體設計如下:
(1)確定課題:xxx老師是該班的班主任,講這一章時又恰逢12月份,周會課老師請同學們商量元旦打算去什么地方旅游,同學們對這個提議非常感興趣,最后產生了《元旦我們去旅游》這個課題
(2)學生自由組合分成5個“旅行社”,自由選題,確定旅游地點(哈爾濱、西安、北京、海南、泰國),每個“旅行社”根據(jù)本組情況分配任務。
(3)搜集素材:網上搜索圖片、資料查詢,向旅行社的導游咨詢。
(4)素材處理:根據(jù)所要說明的內容,整理資料,做簡單的處理。
(5)演示文稿的制作:圖片的插入、配備相關的文字說明、根據(jù)內容設置連接,完成各個分任務。
(6)通過網絡,實現(xiàn)資源共享,將每個成員的分任務連接,完成演示文稿。
(7)課堂再現(xiàn):
a、分組展示制作的成果,并由“導游”負責講解,包括旅游景點的特色介紹、景區(qū)的住宿條件及收費、旅游注意事項以及制作演示文稿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運用的處理圖片和文字的特殊技巧。
b、聽了“導游”的介紹,“游客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提出問題,由“導游”講解,模擬真正的旅游情景。
c、“游客”打分,指出每一組的優(yōu)、缺點,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評出最佳“旅行社”。
d、教師總結,根據(jù)“旅行社”提供的材料,分析制作過程中運用比較“精”“巧”之處(同時也點出了本章的重點、難點)
這節(jié)區(qū)級研究課,將研究性學習滲入到課堂教學,使學生處于主動探究的過程,體現(xiàn)了布魯納發(fā)現(xiàn)法的其精髓重在讓學生學會探索、學會發(fā)現(xiàn)。讓學生自己通過積極主動地探索活動來建構知識、提高探索能力。并讓學生體會到了科學工作的艱辛與成功的喜悅,體會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三、以任務驅動,開展中心組活動,培養(yǎng)鍛煉骨干教師,不斷提高科研能力
熟話說:人無壓力就無動力。因此,為了培養(yǎng)鍛煉骨干教師,使中心組起到一點帶面的輻射作用,給他們壓重擔,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教科研能力,帶動我區(qū)信息技術教學的發(fā)展。
1.借學生作品評選的機會,從學生作品的評價標準和學校選送的作品入手,對輔導教師進行個別指導,提出改進建議,增強教師的指導水平,取得了一些效果。
2.組織中心組成員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研究課題實施的方法,帶中心組成員八次去大港學習動態(tài)網站的建設,觀看全國優(yōu)秀課的光盤,使中心組成員在教育教學理論、課題研究、教學設計、教學基本功等方面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成為教科研的主力軍。為此次雙優(yōu)課的評選做好準備。
3.利用高中會考、初中在線考試的機會,以中心組成員為支撐點,充分發(fā)揮中心組成員的力量,對高中、初中信息技術教師進行二次培訓,通過這次培訓,增強了教師處理故障,機房維護的能力。在我區(qū)信息技術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使初、高中的在線考試順利進行。
4.發(fā)揮信息網絡功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本學科網頁的資源收集、整理工作分到中心組成員,既鍛煉了教師的信息能力,又增強了教師之間相互合作的精神,并一起商討符合新理念的教學設計。充
分發(fā)揮“網絡聯(lián)系、中心輻射”的優(yōu)勢,開展“網上教研”。對原有的信息技術學科的網頁進行了更新,把收集和篩選的教學動態(tài)、信息、資源及時發(fā)布給學校和教師。增加了貼近課堂教學的有特色的主題知識網站、教學設計、優(yōu)秀論文等欄目,通過此網站對教學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5.本著重在參與的原則,趁市教研室學科網站的評選機會鼓勵教師建立主題知識網站。
四、因需培訓,面向全體教師
在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快速更新,信息技術教師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1月27日(正月初八)至~年2月7日(正月十七)受局黨委委托,培訓科、教研室、職稱中心聯(lián)合對我區(qū)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進行了為期10天的培訓。根據(jù)我區(qū)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水平、知識水平層次不齊的情況,采取先分再合的培訓方式,聘請市教研室的高淑印主任、網管中心郝杰主任、張磊老師,二十一中的隋金棟等四位老師,傳經送寶,將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大家,使我區(qū)的教師能較快的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技術。推動了我區(qū)網絡課教學的進程,盤活我區(qū)教育資源,實現(xiàn)共享,經過此次培訓,初級班的老師能夠制作比較美觀、合理的網頁,能用新的理念說課、進行網絡課設計,能夠管理、維護學校的局域網機房。中級班的老師能用新的理念說課、用動態(tài)網頁的技術進行網絡課設計。這樣,使人人都有東西可學,并且有能力學會學好。上學期開學初針對寒假的培訓情況,對我區(qū)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教育進行了調研,一部分教師能夠學以至用,已經開始使用學到的新理念、新技術上課,教學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對這樣的教師多鼓勵,使他們更有干勁。對另外一部分教師,力求通過調研與學校和教師多溝通,轉變教育觀念,使他們認識到熟能生巧的道理在這門課程中尤其重要,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工作。
五、改革評價體系,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在市教研室的領導下,對評價體系進行了嘗試,高一、初一除在線考試外,每位同學還要完成一幅電子作品作為會考成績,用完成電子作品的方式考核,這是改革的方向。為此,我區(qū)小學也用此方式進行期末考核。從上交的學生作品情況看,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制作作品的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本學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得到落實。
以上是我們上學年做的一些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距離市教研室的要求還很遠,跟兄弟區(qū)縣比還有不少的差距,希望以后市室領導和兄弟區(qū)縣的同仁們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幫助,我個人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會一如繼往的多學習多學習,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甘為人梯,當好領頭雁。
第五篇:小學信息技術教研發(fā)言稿
小學信息技術教研發(fā)言稿
各位老師:
下午好,我是白云區(qū)的簡子洋,非常高興能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關于新教材的使用情況。
剛才大家已經聽了京溪小學伍世達老師介紹了我們白云區(qū)的其中一節(jié)實踐課例,我們區(qū)在龍麗嫦老師的帶領下正在開展課例研修項目,在各個學片都進行了多次的觀課和學習,剛才的課例也是我們項目的其中一次活動,這次課例研修的主題是:新教材的使用與教師教學加工,后面我會圍繞這個主題來談一談這節(jié)課例。
因為這個課題是:畫圖工具的內容,家居設計師——“矩形”與“圓角矩形”工具,所以我先簡單地介紹一下這本新教材編寫的一些理念和畫圖部分編寫的一些策略。在上一次市的教材培訓上已經進行過介紹,我挑一些出來簡單地回顧一下。
首先在教材編寫方面,我挑兩個與課堂教學有關的理念。一個是做中學理念,教材強調在做中學在學中做,這個做是指是做作品或做事情而不是做練習,講究的是在教師的設計中做和學,不是隨意地做和學,在開始做和完成任務之間的這個切入點就是我們要做的設計,這個切入點我在后面再聯(lián)系具體的例子來講。第二個是教學法的預設方面,教材的依據(jù)或者說我們使用教材的依據(jù)可以概括成這么一句話“以問題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以樣例為示范”包含的這幾個教學法,問題導向、任務驅動和范例教學法,在分析教材的時候需要考慮的,這里就不展開講了。
在畫圖工具這部分內容編寫的時候,有一些編者的意圖或者說策略,我也簡單地做個介紹。一個是“畫圖”軟件對于小學生的功能定位問題,最低的一種是輔助性的繪畫工具,一種是對繪畫作品的加工、修改和創(chuàng)作,最高的一種是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愿望。那跟傳統(tǒng)的用畫紙繪畫有什么不同呢,就是希望“利用信息技術,形成一種高效的解決方案”,不再需要圓規(guī)、直尺而是使用橢圓和直線工具,這個是畫圖工具部分要說明的第一點。第二點就是對電腦繪畫的應用分類,在教材的預設中是這樣考慮的,加、改、創(chuàng),就是添加、修改和創(chuàng)作,添加和修改會有半成品素材,而創(chuàng)作是從無到有。第三個是教學中的切入點的問題,要求“在真實的應用情境下提出需求”。就是指“將老師對學生的學習需求,轉化成任務對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學習畫圓,來自教師的需求就是要求畫一個圓,沒有應用情境,而來自任務的需求就是補上一個車輪,雖然技術相同但是有了情境就有了靈魂,這就是最簡單的區(qū)別。
以上是對教材編寫的一些回顧,下面我們根據(jù)課例來看看教師是如何使用這本新教材的。先來看教材的情況。首先,提出問題,然后解決辦法跟著做,學習“矩形”工具的使用,然后知識小結,最后鞏固練習,完成一個知識點。然后是第二個問題情境出現(xiàn)了,接著解決辦法學習圓角矩形工具的使用,做完以后再來總結歸納知識,然后是鞏固練習,最后是整節(jié)課的拓展練習。從這里面我們可以看到教材體現(xiàn)的知識規(guī)律是:“問題提出——操作解決方案——歸納總結”這樣的思路,體現(xiàn)了剛才講的各種設計理念,完成任務的過程即是學習過程,體現(xiàn)了做中學,也體現(xiàn)了問題情境的真實性。
那么在教學中,學生會怎么樣呢?在進行教學實踐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有些地方,學生會遇到困難。第一個操作上的困難。解決方法有很多步驟,漏了步驟效果不一致,跟著步驟做效果也不一定一致。例如畫電視機的外框,不跟著選擇樣式,也能畫出外框,但是效果不一致,難道錯了嗎?選了線型,由于位置沒對好,算不算對呢?第二個理解上的困難。一是不太理解每個步驟所含的意義,二是知識點如果缺乏練習去鞏固,難以理解,例如填充樣式的選擇,學生看完這個表以后,就會在畫圖時選擇應該使用的選項了嗎?第三個是創(chuàng)作上的困難。一直都有范例,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空間無形中受到巨大影響,缺少了深層次的分析,例如思考選擇什么樣的工具、顏色和樣式去繪制與組合出什么樣的圖形。大多數(shù)是根據(jù)參考圖案模仿,畫出來的畫都很相近,如果離開參考就不知道怎么畫了。
學生會出現(xiàn)的困難是很多的,作為教材,不可能把這些問題全部寫上去,全部解決掉。這時,我們教師應該怎么辦?我們常說的重組教材、二次開發(fā)教材到底是怎么做的,在我們觀看的課例中,教師處理教材時,大約有做這些工作。第一是補充細化,補充教材不夠細致的內容,讓學生學習更順利,例如剛才講的步驟問題,學生在最后一步畫外框時是存在困難的,怎么辦呢?伍老師是通過錄制操作視頻來解決這個問題。第二是增加或者減少,根據(jù)你的學生情況增加必須的練習或者講解。例如說一說,說完以后也不懂怎么辦呢?例如填充樣式的選擇,學生更加需要練習來鞏固,該怎么做呢?在伍老師的課例中把這個表給減掉了,增加了圖形組合的內容。第三是改造,改造任務的層次性和練習量。例如根據(jù)教材的情況,學生一節(jié)課的任務都在同一個文件里,在教材上是沒問題的,但是在課堂使用上就不一樣了,學生一直在同一個素材里,使得學習能力不佳操作較慢的學生,缺少成功感,伍老師在這方面做了比較多的工作,重新設定了任務,并且把各種任務的素材進行了二次開發(fā)。
對伍老師的這節(jié)課例,我們觀課者認為,教師圍繞教材知識點,沿用了教材情境,但對資源素材和任務的層次與練習量上做了較大的改造。
優(yōu)點:教師對教材的知識編排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加工,圍繞兩個工具的操作步驟和圖形組合技巧重新組織任務,改造了大部分素材資源,使學生操作的認知邏輯形成跟教材有所區(qū)別,練習的層次性和練習量也有較大的改變。教師對教材的處理符合學生狀況,使學生學習變得更加順利,針對學案使用的learnsite平臺也給學生提供了較好的交互環(huán)境。
不足: 主要體現(xiàn)在落實程序性教學目標還處理得不夠好,因此,在應該小結點拔提高的時候,< 課 件>忽略了操作步驟的歸納總結和思維特點的點撥。最后的交流評價設計也缺乏針對性的評價,對學生的指導作用不明顯。
以上是我們區(qū)對于新教材的一節(jié)實踐課例的情況,那么對于整個新教材教材,就對于教學工作來講,我們的看法是這樣的:
教材為教師提供了主要依據(jù):教什么?怎么教?
教材融入了教學設計理念,方便了教師劃分課時,創(chuàng)設情境與任務設置。
教材預設了教學法與問題解決思路,給教師的教學帶來較大的參考與促進作用。
教材使用的范例教學,給教師教學提供了規(guī)范,給學生提供了自學基礎。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減輕了教師的二次開發(fā)工作。
當然,教材并不是神話,在使用中,我們有這樣的感受和建議:
教材并非唯一,范例提供的僅是其中之一,如有多種方法不妨教給學生。
教材并非全能,在任務設置和練習量上,由于學情不同,未必適合所有學校使用,需要根據(jù)情況做必要調整。
教材并非完美,需要在使用中逐步完善,遇到問題希望多溝通與交流。
我今天分享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有不當之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