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捷克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的代表作。 第一次讀它的時候,居然深感不安和迷惑――那是一部意象繁復的作品,字里行間閃爍著許多“不解之辭”――我的理解力居然很難渡過它艱深晦澀的語意之河。這是一部難于讀懂的書!
懷著自我挑戰(zhàn)的心理,今年暑假又認認真真地把它重讀了一遍。重讀此書,卻給了我完全不同的感受――好像我從來就未曾讀過一樣!那是一座感性與理性縱橫交織起來的神秘幽深的城堡,看似簡單的愛情故事,蘊含著豐富的哲理思辨,閃爍著耀眼的思想的光芒。作者用譏諷幽默而冷靜的筆調,剖開人類生命的外衣, 探索靈魂的秘密,揭開人性深處隱秘的真相,展示了社會動蕩和命運沉浮的人生圖景,揭露了人類“媚俗”的天性。讀罷掩卷,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現(xiàn)代主義的三維立體圖畫:破敗的城市、游行的人群、纏綿的肉體、憂傷的眼神……這一切雜亂地交織重疊成灰色的夢境,而這一切夢境的背后,則隱約可見無比溫馨靜謐的遙遠的山村圖景,那里斜陽暖暖,牧歌悠然。
這的確是一部值得反復讀的作品。它就像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樹,以我淺陋的理解和愚拙的筆觸,如果勉強能觸摸到它的三兩片輝煌的樹葉,也算很僥幸的了!
情節(jié)發(fā)生在1968年蘇聯(lián)入侵捷克時期為時代背景,發(fā)生的“布拉格之春”事件,“兩千字宣言”,不同側面描繪出捷克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特蕾莎屬于生命之重人物,她對愛情的忠貞與信念,對丈夫的寬容和忍受,在幸福之中充盈著憂慮,不斷考驗著丈夫是否依然愛著她,在生命之重壓力之下,蘊藏著無盡的悲哀和孤獨,將精神寄托于卡列寧(一條狗)。 薩比娜是具有強烈的背叛現(xiàn)實、爭強好勝、富有激情生命之輕人物。 談談個人理解。
人們常常感嘆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作家反過來說,這就進入了深層:人生就是履行責任背負重擔,人人都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而當我們不去背負重擔的時候,這種沒有任何責任和負擔的輕松就是生命的空虛和空白了。作為人,這種輕松當然就是比沉重更不能承受的。“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多少名人也都說過類似的話: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空虛。
第二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書筆記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得無限重復,我們就會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一樣被釘死在永恒上。這一想法是殘酷的。在永恒輪回的世界中,一舉一動都承受著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這就是尼采說永恒輪回想法是最沉重的負擔的緣故吧。
如果永恒輪回是最沉重的負擔,那么我們的生活,在這一背景下,卻可在其整個的燦爛輕盈之中得以展現(xiàn)。
但是,重便真的殘酷,輕便真的美麗?
這是作者米蘭、昆德拉的擷問。
近日讀了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不禁想 生命不能承受,既然很輕,為什么還難以承受?看完這本書后,我終于找出答案。
生活本身比戲劇還要戲劇。做為本書的主角托馬斯與特麗莎,他們的相遇,有六個極偶然的因素。碰巧他前面展開一本她讀過的書;碰巧她在餐館工作,他向她要了一杯白蘭地;碰巧這時收音機里放著她喜歡的貝多芬的音樂;碰巧她送酒時強烈地感應到這樂曲;碰巧他住在六號房,她父母離婚的房子也是六號;碰巧他坐在她以前讀書常坐的那張凳子。書、貝多芬、數(shù)字六、黃色公園長凳這一切的一切,是偶然、巧合,還是冥冥的安排?如果托馬斯所占的位置被當?shù)赝婪蛘剂,特麗莎就不會注意到收音機在播放貝多芬,但她初生的愛情加強了對美的敏感;如果沒有那本書,那她就不會去注意他,他也不會眼光與她相撞時突然想要一杯酒;如果他不那么剛好住在六號而是十六或者二十六,那她就不會如此相信是注定;如果不是七年前主治大夫坐骨神經(jīng)痛的話,他也不會到那里去。
從此,兩個生活在不同兩維的人,牽扯在一起,你進入我的生活,就象格列佛進入了小人國的領地,這事多么奇妙。更奇特的是,相遇后,生命中一切不能承受之輕便由此展開。
托馬斯有自己的生活習性,他有著眾多情人卻從不留在女人身邊過夜。直到特麗莎,就像他自己所形容的——好似一個睡在搖籃里的孩子順水漂到他那里。從而打破了他的一部分生活習性,他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習慣睡在她身邊,這是托馬斯生命中的屈從;但他的生活離不開其它女人,他覺得同女人做愛和同女人睡覺是兩種互不相關甚至對立的感情。愛情不會使人產(chǎn)生性交的欲望,這種渴望對無數(shù)
女人都可以有,卻會引起同眠共寢的欲求,這種需要只能對一個女人產(chǎn)生,這超脫的思想又是托馬斯生命中的反叛。
但愛情從來是自私的。特麗莎與他的其它女人永遠是對立的個體。她不斷地做惡夢,不斷地把她的夢向他傾訴。增加了痛苦卻得不到解脫,最后她決定離開了他。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掙扎,他妥協(xié)了,他可以放棄一切,他決定去找她。他從一個有名的醫(yī)師,到小司機員,最后淪落為一個擦玻璃工。她看著他老態(tài)的樣子,突然感覺到奇異的快樂和同樣奇異的悲涼。悲涼意昧著:我們處在最后一站。快樂意味著:我們在一起。她終于達到自己的目標,變老后的他虛弱到需要她的保護。悲涼是形式,快樂是內容?鞓纷⑷朐诒瘺鲋。
我在想,當初不遇上她,伴隨而來的這一切就不會發(fā)生。可是民族歷史和個人生命一樣,都只具一次性,是永遠不會成為圖畫的草圖,是永遠不會成為演出的初排。我們沒有被賦予第二次、第三次生命來比較所有選擇的好壞優(yōu)劣,來決定當初是否別樣更好。選擇還有什么意義?所有“沉重艱難的決心”不都輕似鴻毛、輕若塵埃嗎?
這讓我想起《蝴蝶效應》這部經(jīng)典影片。即使可以回到過去讓你重新選擇,就算結果是好的。在這過程中,肯定有別樣的痛苦別樣的好,但就一定比這樣的痛苦這樣的好更好么?那么所有“沉重而艱難的決心”不都是輕若鴻毛嗎?
我們不選擇媚俗,又能選擇什么呢?安知抗擊媚俗的決心和勇氣不是另一種更大的媚俗?一個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么可能避免媚俗呢?我們無可選擇又必須選擇,我們反對媚俗又時時刻刻都在媚俗。如果媚俗不可避免,那么所有“沉重艱難的決心”不都輕若塵埃嗎?
這又是一種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那么,到底生命的終極意義是什么呢?本書的作者昆德拉無力解決。相信你我更無從解答。我們所要做的,便是熱愛生命所賦予我們的形式,然后永不言悔的一直走下去??
第三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書筆記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
又是一本難讀懂的書,看來還是自己書讀的太少,對很多方面還處于弱智狀態(tài),對于心理學和哲學這些涉及到人類本性的東西了解太少,進而影響了對各種偉大作品的理解能力。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還以為是描寫的愛情和性的小說,至少從文章標題靈與肉就能隱隱約約覺察些出來,可是看完后才發(fā)現(xiàn)愛情和性只能占這部作品中比例很小的一部分,作者在書中討論了很多更高層次以至于我還難以理解的東西,比如媚俗,比如牧歌,比如存在。
如果把這本書看成是一部茶余飯后進行消遣用的小說,那絕對是天大的錯誤。小說的情節(jié)并不是特別吸引人,背景設在二戰(zhàn)后捷克被蘇聯(lián)入侵的那段時間,主要人物托馬斯,特蕾莎,薩比娜,弗蘭茨,其他都可以算是配角了。在對這四個人物的生活描寫中,有愛情,有性,有對時局政治的看法,還有就是那些我尚未理解的存在,輕與重,媚俗等等。人物的心理描寫一直體現(xiàn)著這些方面的沖突性,托馬斯和特蕾莎在靈與肉之間的糾結,而薩比娜和弗蘭茨則是在媚俗中選擇,作者在不同的篇章中表現(xiàn)了不同的主題,甚至切換了主人公,切換了時空,但每一次切換都是在不斷加深著對這些方面的理解,反復迭代,直到終了。
我覺得看過豆瓣上的這篇評論應該能加深讀者對這部作品的理解,其中確實涉及到很多哲學上的問題,并且作者并沒有給出任何解答,所以進一步體現(xiàn)了讀懂這部作品的艱難。媚俗是什么?和糞便又有和關系?這和斯大林的兒子之死又有和關系?這些問題在初讀小說的時候一個個冒出,讓人云里霧里。如果要我說,我可以把媚俗看成是作秀,你看那些去柬埔寨的國際組織,他們走到泰柬邊境又悻悻返回,留下的不就是幾張以后可以宣傳的照片么?弗蘭茨之死則更體現(xiàn)了對這種作秀的諷刺。至于薩比娜看見美國參議員對孩子微笑宣傳美國如何如何好,她卻不以為然,沒錯,有時候幸福是一種表面現(xiàn)象,蘇聯(lián)宣傳的未來的社會兩個人之間最大的矛盾僅僅是愛與不愛,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媚俗的政治美學理想。
托馬斯和特蕾莎最終回歸農(nóng)村不得不說是這部小說最好的部分,他們拋棄了一切,過著幾乎與外界隔絕的日子,體會到的反倒是幸福,卡列寧的微笑是一種牧歌精神,這讓這部作品的最后與之前作者對世界的批判形成了鮮明對比,這看似矛盾的東西反倒體現(xiàn)出了這部作品的偉大。在這最后一部分作者提到和不少關于真正的和諧的論斷,動物絕不是笛卡爾所說的那些所謂的,人類并不是地球的擁有者而只是管理者。作者提到被火星人套在馬車上的人類,可能會被銀河系的居民掛在鐵桿上烤著吃,這是他也許才會想起過去常在碟子里用刀切著吃的小牛排,會向母牛道歉,不過一切都太遲了。人類真正的善心,只對那些不具備任何力量的人才能自由而純粹地體現(xiàn)出來,人類真正的道德測試,是看他與那些受其支配的東西如動物之間的關系如何。尼采會抱著被車夫鞭打的馬哭泣,這真的是一種所謂的精神病么?
卡列寧的微笑是因為它感受到了幸福,感受到它與特蕾莎之間一種牧歌式的愛,動物沒有被逐出伊甸園,在它們眼中,幸福是對重復的渴望,人類做不到這一點,所以動物與人類相比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特蕾莎最終明白了托馬斯對自己的愛,盡管有些太遲太遲,但這并不妨礙他們的幸福。這給小說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也許這也正是這部作品和其他作品相比更突出的原因。
第四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書筆記《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書筆記
我是用了三天的時間看完米蘭.昆德拉這本將近400頁的巨著的。說它是巨著肯定是不為過的: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作品,同時《紐約時報》也曾評論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jīng)典之作。當初買這本書時,完全是因為它的聲名在外,也曾有一點點小小的誤解。有人說過,“每一本書,都是一場遇見”。與一本書不期而遇,如同遇見一位心儀的人兒,不知是怎樣的不幸或者幸運。不管結局如何,過程都是好的。而遇見昆德拉,又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心里無不是感激。
起初以為這會是一本純哲理的理論書,總會有點枯燥乏味。只是自己一直對哲學比較感興趣,又被它清新簡潔的封面所打動,還是讀起來了。書里第一句話就是“永恒輪回”,不免又讓人打了個冷噤,好大的口氣!繼而又講到尼采,非洲部落之間的某一次戰(zhàn)爭,法國大革命,希特勒,巴門尼德??仿佛就這樣被推入了歷史幽暗的隧道中來了,黑漆漆的,仿佛沒有盡頭,但總是在幾處閃著光,也許,循著那些光,我們能夠找到出口。隨后,筆鋒一轉,我們跟著這光,進入了另一個隧道中來,也就看到了隧道中還有其他的人,原來不止是你一個人被困在里面,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人,穿行其中,我們都在探索著,思考著,如同托馬斯他們一樣。這不得不說是大師的高明機智之處呀,仿佛巨人一般,俯瞰在上,歷史為經(jīng),民族為偉,把那些“隱喻”“暗道”“陷阱”“機關”天衣無縫地連在一起,同時又富于哲理地點綴上一些發(fā)人深省的珠聯(lián)璧語,讓我們對里面的每一節(jié)每一個細節(jié)都不敢忽略。如同我開頭所說,我是花了三天時間看完的,這三天里,里面巧妙的充滿哲思的句子不斷地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每次停下閱讀的時候,思維又會不受控制地回到書籍中去。輕?重?靈?肉?媚俗?永恒輪回?必然與偶然?這些問題又會重新冒出來,我試著去回答,試著去進行一次形而上學的深層次的思考,循著昆德拉所指引的那道光,同時也不忘在我自己所生活的這個世界中去尋找答案。
一般我看書有摘抄的習慣,但是要把看過后的一些想法連成文字卻是令我頭疼的一件事,因為那時片刻的思索早就轉瞬即逝了,我也只能在我摘抄過的一些筆記中去探尋一些蛛絲馬跡,并且試著去回想當時的場景。
網(wǎng)上也找了一些昆德拉的資料。關于國籍或者是生平經(jīng)歷的我并不想在這里多加贅述。僅引論一下他的關于“存在”的哲學觀點吧。因為要想了解一本小說,特別是像《不能承受
的生命之輕》這樣一本哲理小說,更是要了解其深深根植的哲學背景。
米蘭.昆德拉的思想帶有強烈的“存在主義”的傾向,同樣地,在這本書中,作者傾注了更多的是他對人的命運和價值的關注和思考。而對于存在是什么,自從俄狄浦斯解開斯芬克斯之謎后,亞里士多德又說:“那個自古以來就發(fā)問的問題,那個現(xiàn)在仍要問的問題,那個將來永遠要發(fā)問的問題,那個是我們永遠不得安寧的問題就是:存在是什么?這也就是在問:本體是什么?”然而亞里士多德只是闡釋了存在的終極意義,并沒有解決存在的解釋問題。希臘人說:“認識你自己(knom.weilaioem.comdash;—灰暗的不只是事件本身,而是影響到了整個人生,整個人生陷入的灰暗!仿佛生活忽然間再也沒有任何意義了!
其實,人生有很多面的,這一方面的不如意,不代表你其它方面也不如意。人生是無常的,此刻的不如意,并不代表你之前都是不如意的,你以后也都不如意。
人有時會因一時的失敗,而徹底地否定自己。我也曾在某一個失落的時刻,徹底地懷疑自己的人生,覺得自己的人生相當失敗、徹底失敗!我會想起許多能證明我失敗的例子與狀況,然后去對比別人的成功,對比自己的理想,發(fā)現(xiàn)自己一無是處!
反之亦然,你可以因為一時的幸福感,而延伸地感覺到你這一生都是幸福的。當我被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情所感動的時候,靜下心來,我總是想起許多美好的時光,覺得自己不只是在那一刻是幸福的,我的整個人生都是幸福的!因此,也就有了我之前的那篇《我,幸福無以復加!——感謝在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在我身上發(fā)生的每一件事!》,及后面的幾篇有關于幸福的文章。
人,不免有時會夸大自己的痛苦或快樂,我只是希望大家把快樂夸大,把痛苦縮小?浯笸纯嗟臅r候少一些,夸得小一些,最好是能把痛苦縮小或消除,就像瑜珈中提到的,忘卻痛苦,痛苦就不存在;而夸大快樂的時候多一些,夸得大一些。
人與人之間,也常因為一點小矛盾而引發(fā)爭吵,然后引出許多事情來,不斷升級,到了最后不歡而散,甚至反目成仇互相攻擊。
當你因為某件事而懷疑人生的時候,跳出來,認真想想,其實你所懷疑的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一個暫時的狀態(tài)而已!
當你因為某件事而懷疑別人對你的看法及情感時,跳出來,認真想想,其實你所懷疑的只是一個小誤會,一點小矛盾而已!
有時我們要利用“無限擴大的思想”,讓快樂幸福灑滿整個人生,整個世界;有時則要去限制,讓痛苦只是此痛苦,矛盾只是此矛盾,而不要再延伸!
但愿以下相關范文能對你有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許鈞翻譯,摘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