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定點幫扶村幫扶工作情況總結
我局定點幫扶村為崇仁縣白路鄉(xiāng)汀橋村,是“十三五”貧困村,掛點市領導為市政協(xié)黃耀波副主席。201*年,是我局開展幫扶工作的第四年,也是整村脫貧年,我局緊緊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統(tǒng)領,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戶脫貧、村出列”的總體要求,全局上下領導高度重視,精心選派2名干部進入定點幫扶村開展幫扶工作,切實增強幫扶工作的實效,F(xiàn)將本年度扶貧工作成效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白路鄉(xiāng)汀橋村位于崇仁縣北部,距縣城28公里,與臨川區(qū)溫泉鄉(xiāng)、高坪鄉(xiāng)和崇仁縣孫坊填相鄰,地理位置較為偏僻,全村地勢低洼,自然條件較為惡劣,易旱易澇,人多地少,資源匱乏。主要農作物為水稻,經濟作物以果蔗、辣椒、茄子、油菜為主。下轄11個自然村17個村民組,農戶數1136戶,人口477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50戶128人,其中201*年脫貧2戶5人,201*年9戶31人,201*年6戶23人,201*年1戶4人,未脫貧33戶65人。全村面積3160畝、山林面積2680畝,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畝,山林面積過半畝,絕大部分勞動力外出務工,留在村里的大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小。全村黨員共68名(含小分隊成員1名),其中常年在村黨員一半左右,女性黨員9名,60歲以上的老黨員36名,80歲以上的老黨員9名。
二、工作成效
(一)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為有效幫扶掛點貧困村脫貧致富,局機關主要領導多次進村入戶開展調研,與鄉(xiāng)鎮(zhèn)黨委、村“兩委”協(xié)商共計脫貧路,了解民情民意,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在局黨組會議、局長辦公會議等多次研究部署幫扶工作。
(二)改善村集體辦公環(huán)境。撥付1萬元幫助村“兩委”配備電視機、打印機、空調、電腦等基礎辦公設備和宣傳設備用于政策宣傳和學習教育。年終,為配合完成本年度整村脫貧任務,提高村集體辦事效率,特購買1000元的辦公用品。
(三)支持村基礎設施建設。汀橋村為省級貧困村,計劃本年度脫貧摘帽。201*年度,我局預先撥付扶貧專項資金3萬元,用于貧困村基礎設施完善和項目補充。之后,為支持村空心房、危舊房拆除工作,我局額外出資3萬元用于危舊房拆除垃圾清理。另外,在幫助汀橋村爭取建設資金和督促項目工程進度方面,今年汀橋村共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2個,其中新農村建設項目9個(樓下、楊會、崔家、喻家、港口、陳家、曹石、下鄒、港口),汀橋組護岸工程項目等其它項目3個,總投資964萬元。目前各項目主體已經完工,少部分項目正處在掃尾階段。
(四)強化產業(yè)扶貧。本年度,汀橋村大力發(fā)展產業(yè),新成立崇仁縣助困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和崇仁縣扶勤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將未納入的貧困戶全部吸納進社,確保貧困戶經濟效益,降低返貧風險。村級大棚蔬菜集體經濟產業(yè)也于今年上半年度完工,在駐村連心小分隊的牽頭和村“兩委”共同努力下,與多家超市、連鎖餐飲店達成了蔬菜銷售項目合作意向,探索出了“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公司給基地下發(fā)蔬菜種植計劃,農戶在公司技術人員指導下負責蔬菜的種植,蔬菜成熟后由公司負責收購,并向農戶支付工資。在這種模式的推動下,既充分利用了汀橋村的閑余勞動力資源,又很好地保障了企業(yè)利益,實現(xiàn)了村和企業(yè)的雙向促進、雙向發(fā)展。
(五)落實精準識別。局黨組多次要求駐村工作隊嚴格對照貧困戶標準進行審核,做到不讓一戶不符合標準的“貧困戶”成為貧困戶,也不落下任何一戶真正的貧困戶,新審核將10戶15人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管理。在走訪的同時,還挨家挨戶更換張貼連心牌和補充結對幫扶干部聯(lián)系卡,及時按照“六個一”的標準要求完成精準扶貧工作室的建設,進一步規(guī)范、完善貧困戶檔案,為下步開展精準扶貧打下堅實基礎。
(六)組織走訪慰問。本年度我局共組織3次走訪慰問活動,“零距離”了解貧困戶的訴求和存在的困難,購買慰問品金額共16000余元,實際解決了貧困戶衣食上的困難。同時積極組織開展食藥下鄉(xiāng)等公益活動,幫助掛點貧困村村民提升飲食用藥安全意識。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繼續(xù)加大幫扶力度。圍繞貧困村脫貧標準,針對該村存在的實際問題和困難,加大資金爭取和支持力度。
(二)加大調研指導力度。局領導尤其是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繼續(xù)經常性深入該村進行調研指導,了解有關情況,及時解決問題。
(三)密切與貧困群眾的關系。組織結對幫扶干部經常性開展走訪慰問,把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溫暖送到貧困群眾家中。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