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不再瞎忙的班主任這本書不知道大家看過沒?這本書小編還是推薦老師去看一下的,下面大家先跟小編來看一下這本書的讀后感吧。
篇一
最近讀完梅洪建老師的《做一個人不再瞎忙的班主任》,頗有些心得感受,其中最深入人心的便是以下幾點:
1、“改變一個孩子沒那么容易”
平時我們看過很多的報道,總是說經(jīng)過班主任的一次愛的教育學生有了很大的改變,從此就改掉了壞習慣什么的。其實作為一名實際工作的教師而言,這種事其實很少發(fā)生,學生不可能說經(jīng)過你的一次教育就發(fā)生質(zhì)的改變,學生的行為具有反復性和多變性,我們不能夸大一次教育的結(jié)果,應該徐徐漸進地進行對學生的教育。
2、讓學生“動起來”
本書中說學生惹事都是因為無事可做,也就是不能動起來。仔細一想,確實如此。如果學生時時有事做,那學生就不會做一些違反學校紀律的事情,但是怎么讓學生動起來,是我們所有教育者應該思考、研究的,也就是我們教育行業(yè)的一個研究方向,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的智慧支持。
3、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這個要講究方法,其中本書中說的兩個方面我非常贊同。一方面是要學會轉(zhuǎn)換立場,在平時的電話、短信溝通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將心比心,如果總是夸獎一些好學生而批評一些學困生的話,家長肯定會產(chǎn)生抵觸心理,也就不會很好地配合我們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在私交時淡化身份意識,現(xiàn)代化社會溝通方便,我們有時候會和家長在微信、qq等上面溝通,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放下老師的架子,進行朋友式的聊天,說不定在這個過程中你能發(fā)現(xiàn)家長、學生的另一面,也能和他們建立良好的朋友關系,這樣更有利于你的工作。
4、與學生的溝通
我也一直在進行與學生的溝通,但更多的是通過日記批改與回復、給老師的一封信(費時間,不太實行的下去)進行?戳吮緯o我很大的啟發(fā),他們溝通用的是一個“小本”,既簡單又方便,學生與老師之間可能就是一兩句話的事情,但是這個“小本”的運用也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才能發(fā)揮更大的功效,“引”、“緩”、“放”、“回”是其中的關鍵,我們在日常的實施中應該注意這幾個方面,相信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篇二
最近一直在讀梅洪建老師的《做一個不再瞎忙的班主任》,深有感觸。
一些班級管理問題時常如謎團一般困惑著我,我對班級管理中的諸多困惑和期盼,都隨著讀梅老師的書漸漸得以明了,如:“比起正確的做事,做正確的事更重要。在正確的道路上走得勇敢叫執(zhí)著,而在錯誤的道路上走的勇敢就叫愚蠢,在教育中,我該做什么,比我能做什么重要的多”時,我眼前一亮,“那么,作為班主任,該怎樣正確的做事?怎樣從忙碌的工作狀態(tài)中走出,還原教育的本我?
班主任工作的本位在哪里?作為班主任,該以一種什么樣的視角和姿態(tài)關注班中的人和事?
以實現(xiàn)班級的理想運營與踏實踐行的有效對接?這些曾一度讓我迷茫的問題,隨著梅老師的“培育——發(fā)展”理念的深入解讀,漸漸在我頭腦中清晰、明了。做班主任工作十幾年,我何嘗真正的反思過自己。讀梅老師的書,我開始“留一只眼睛給自己”,邊讀邊思中明了梅老師所說:“一個職業(yè)化的教師,是一個站在講臺上認真做教育的教師,是一個明白自我道德價值和人身價值的人”
的真正內(nèi)涵;知道了:“一個職業(yè)化的班主任是明白自己價值微小和學生自身成長重要的班主任,是一個可以退而為俗人體驗豐富生活進而更好地服務學生成長,是一個放低自己而不去盲目引領的班主任”。
反觀自己曾經(jīng)的班主任工作,我何曾真正放低自己,去感受過和學生一同成長的律動?所以,當讀到:
“培育”,就是為孩子的發(fā)展搭建盡可能廣闊的、動起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平臺;而“發(fā)展”,則是指孩子在班主任搭建的平臺上充分地舒展靈魂、習得知識和發(fā)展能力,使得每個孩子都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
“班級是一個大平臺,班主任可以做并且只能做的就是搭建、運營這個平臺。這是學生成長發(fā)展的舞臺,舞臺越寬廣,學生的發(fā)展就越有多種可能”。
“ 教師沒有資格以一棵樹的形象告訴孩子該如何生長,或者說為人師表的我們還沒有資格。”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存在,自然每個人都會有自身的缺陷,一個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如果不能正視自己的缺陷,卻要用自己的形象或者自己理想的想象來塑造學生的話,您塑造的學生,或許不是教育所追求的相對完美,您的不足是會投射到您盡心培養(yǎng)的學生身上”。
“人放開了自我的思維,就會給自己一片廣闊的天空;守著自我既束縛了自己,也束縛了教育本身”
篇三
昨天讀了半本《做一個不再瞎忙的班主任》,很受益,里面很多內(nèi)容是我一直想知道的,以及招數(shù)背后的規(guī)律也是值得研究學習的。
先談談對作者的感覺,見文如見人,透過文字,感覺作者首先內(nèi)功比較深,是一個智慧、厚重、博學、思想深邃的人,不僅個教育專家,我更覺得像是一個人力資源專家,尤其在激勵機制設計、文化建設領域。同時又是一個心理學家、哲學家,能在作者的思想里感受到與哲理的交融……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人。做班主任做到這種水平,著實令我相當佩服,因為很多做了十幾年管理的人,很多也根本達不到這個水平。
其次,談談內(nèi)容,第一,先說了班主任定位的問題,我覺得這點很重要,這個理念可以應對每個崗位,對自身所在崗位,自身的定位。在內(nèi)容中,提到處理問題時,作者也做到了從方向把握,從根本著手,時時不忘初心。假設明白最終的目標是,孩子身心健康、才華橫溢,而不是成績單。如果指針始終指向目標,不忘初心,那么在方式方法上就可以靈活很多。因為某一個方法或招數(shù)只是達到目標的其中一個方法,但達到目標可以有很多方法。有了這種覺察和心態(tài),自然而然也會給到對方很多包容和空間,方法也就變得靈活,同時,如果真鉆進去研究,會發(fā)現(xiàn)自身也可以發(fā)展出很多花樣。從這些方面可以覺察出,作者應該比較喜歡哲學。
第三談談“術(shù)”的部分,作者不是忙于各種事務,而是設計機制,因為只要把人丟到某種機制里面,心理、行為自然產(chǎn)生某些變化。作為一個班主任而言,能有這種覺悟很難得,能站在高屋建瓦的高度,順從人性的特點,去設計激勵機制、和從文化建設角度著手,這里展現(xiàn)了作者的格局的高度,和不同于普通班主任的高明之處,以及在教育、管理學、心理學方面,理論和應用的深厚功力。
另外,個人覺得,在學習這些大師們傳授的“招、術(shù)”的時候,有很重要的三點把握:首先是“道”的層面,定位和發(fā)心是否正確?
其次,應該有“術(shù)可學,功要練”的意識,不要妄想聽幾次講座、讀幾本大師的書,就認為可以了,除非你有極高的悟性。作者能做到這種水平,除了格局的高度和智慧,也一定和他的內(nèi)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果內(nèi)功不夠,在操作中就會很多困惑,不一定能駕馭得了,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自身功力的深淺,決定了對招數(shù)使用的靈活性,以及對這些老師講座內(nèi)容的理解的深淺,如果內(nèi)功較深,在聽這些老師課程和講座的時候,就能站在一個比較高的層面去看待和理解這些內(nèi)容了。其實,在這個點上,定位也很重要,對自身定位的不同,對課程吸收的大小、深淺也不一樣。如果自身定位只想做個老師,可能學到的更多是死招數(shù);如果是對教育感興趣,那是另一個概念了。屁股決定腦袋吧,其實,腦袋也可以決定屁股。
最后,不僅要學“招、術(shù)”本身,更重要的是,吃透背后的規(guī)律。如果悟到了這些共性的地方,那么無論是管理學生,還是管理員工,都可以靈活運用,這就需要你去發(fā)覺。
篇四
教育是一門藝術(shù),它不是簡單的聰明,而是靈活的智慧。當一個人的知識增加時,他的智慧也在隨之提高,智慧的建筑需要基礎材料,智慧的敏銳取決于豐富的知識和實踐。
現(xiàn)在的班主任的工作越來越繁雜,班主任們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恨不得能有三頭六臂。那怎樣才能讓咱們班主任工作干得既輕松又漂亮呢?我們得做一個善于指揮的"將軍",發(fā)動學生自己管好自己,并參與班級管理。
首先,要加強班干部培訓。很多孩子都喜歡當班干部,那不一定會當班干部,對于班干部工作班主任要敢于放手,給每個班干部分工明確,并要求互相協(xié)作。經(jīng)常開展班干部階段會議,反思、小結(jié)班干部工作的得與失,共同討論解決班級工作中的難題,班主任要予以適當?shù)闹笇c幫扶。其次,讓全體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讓孩子們自行選擇或由老師分配一項班級當中的小任務,增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每個孩子都參與到班級的事務中來,他在被別人管時自覺性也就強一些了,因為他也可能管別人嘛。當然,班主任也不可能什么都不聞不問,我們要暗中觀察,宏觀調(diào)控,學生有了不能越過的坎是,班主任要適時推上一把,助他一臂之力。
讀了這本書,我感到班主任的懶必須建立在思維勤,筆頭勤的基礎上,建立在一個有戰(zhàn)略高度,有清醒的工作思路和高超的工作方法的基礎上。 二。 做" 園丁式" 班主任 教育是人類最具理想,最具熱忱,最具智慧的勞作和耕耘,教師既是開拓者,也是播種人,是將良種播植孩子心田的人。因此人們把教師比作辛勤的園丁。園丁培育花草需要精心,耐旱的花草不能多澆水,愛濕潤的花草不能暴曬,如果園丁不掌握每種花草的特點,花園里就開不出艷麗多姿的花。梅洪建老師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采用書面交流,是讓學生打開"心門"的好途徑。他盡量回避"日記"、"周記"這樣的用語,給這種老師和學生之間非常私密的互動交流的平臺取了一個很簡單的名稱——"小本".在這個小本里,學生的所思所想都可以很坦誠地表達出來,教師也不固守自己的職業(yè)身份,而是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學生不想表達,教師自己還可以先拋出一些俏皮幽默的話題,慢慢引發(fā)學生表達的意愿。書寫的內(nèi)容可長可短,但學生書寫了,教師一定要認真回應,這樣一來二去,兩顆心慢慢就會走到一起,班級的很多事務也就在這交流之中得到解決,班級的很多問題消滅在了萌芽狀態(tài)。
我們常說,預防投入再多的精力,也比當問題出現(xiàn)的時候所花費的代價要小。很多老師總覺得這樣的互動交流太麻煩,占用了自己不少的時間。豈不知當一件件事情交替出現(xiàn),搞得自己焦頭爛額的時候,會用去自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呢。
篇五
作為語文教師的我,雖然也曾讀過幾本教育類書籍,但在讀很多教育書籍的過程中,并不真正明白教育文字的魅力究竟有多大,直至今天,我讀了梅洪建老師的《做一個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讀他文字的過程,我才真正的感受到,什么是文字的魅力,原來真有這樣一種無聲的教育文字,在靈動、飛揚中還可以直抵人的靈魂深處。
"很多時候的教育成果其實只是瞬間的觸動,時間會消解這種教育成果。因為孩內(nèi)在心理結(jié)構(gòu)的穩(wěn)定性具有較強的反調(diào)節(jié)能力,而一次教育的效果,哪怕孩子當時痛哭流涕,那也很可能只是一次表層的調(diào)節(jié)而己。正如我們拉橡皮筋,它有彈性度,每一次拉它都是一次表層的改變,一旦松手,又會回歸到它原始的情況。孩子的這個心理事實就決定了要改變一個人是很難的。所以,我們不能夸大教師的教育能力,尢其是不能夸大一次教育的效果". "當對生命的敬畏讓位于自以為是甚至是盲目的師道尊嚴時,教育只能是一地雞毛,蒼涼滿地"."在孩子漫長的人生道路中,我們只不過跟他們偶然相逢了幾年,真的不必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梅老師書中的這些話語,無不觸動我深深的思考:回望自己曾經(jīng)的班主任工作,面對班級中的突發(fā)事件、問題學生思維的旁逸斜出、南轅北轍、甚至是背道而馳的 "歧路動態(tài)資源",我曾感到一度迷茫:作為班主任,我究竟該怎樣做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走進學生心里?為什么覺得有時也放低了自己,認真傾聽學生生命成長的訴求,可好像并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讀梅老師書的過程我漸漸悟出:作為班主任,我們只有順應學生成長的價值取向,去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成長的內(nèi)在動力,雖然這樣有時會沖擊我們班主任自己內(nèi)在的價值取向,但如果我們牽著孩子們走,無疑會置學生的成長于不顧,扼殺他們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
研讀中的思考,讓我明白,班主任只有"放低自己,順應學生成長的需要,給學生搭建動起來的平臺",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潛能,昂揚孩子們的生命,使班級進入良性運作,從而實現(xiàn)班級發(fā)展的美好愿景。
明白了班主任該做的事情,知道了努力的方向,就會使自己從忙碌的狀態(tài)中回歸自我,我想,今后的班級管理中,我會放低自我,高位思考,聽從學生成長的需要,和學生一同感受生命成長的涌動和拔節(jié);也相信有了梅老師教育理念的引領,班級的發(fā)展,會別有洞天!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