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久我們沒有認真的聽過自己的內心,我們要想什么,現在的我們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著,我們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呢,接下來就請大家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篇文章說的是什么吧。
2001年,加拿大作家揚·馬特爾出版一部小說,獲得了次年著名的布克文學獎,這部小說就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年,著名華人導演李安根據這部小說改編拍攝了同名電影,并獲得次年的奧斯卡獎。
故事講述了少年派在一次遠洋航行中,準備前往彼岸的美好世界,不料暴風雨來襲,船沉了,一船的人都葬身海底,也包括了派的家人,但是派意外卻活了下來,并和一只老虎在大海中漂流,這條讓人生威的猛虎,成了派的大敵,開始時彼此都想殺死對方,后來才學會和諧共存,人與虎建立了一種奇特關系,在227天的漂流后,少年派最終重返了人世。
看完了李思瑤的新書《綻放心靈:思瑤心路》,忽然就想起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則奇幻故事,在某種意義上,它們都在談論一些古老深刻又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話題。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仿佛就是一場航行,都希望從此岸到彼岸,抵達到一個美好的目的地,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卻充滿著未知的兇險和突如其來的不幸,于是我們惶恐、恐懼和固執(zhí),內心軟弱和黑暗的一面暴露出來了,如同一頭猛虎一樣要把我們吞沒,想要活下來,必須要學會與內心的自己爭斗、抗衡和共存,最后才有可能戰(zhàn)勝困境獲得自在人生。
李思瑤的書《綻放心靈》就是講述自己歷經風雨磨難,遭受創(chuàng)傷與痛苦之后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這是一本日記體的書,也是一本自我成長,自我探尋之書,更是一本分享人生幸福的喜悅之書。
2008年左右,李思瑤和她的家庭都處于最低迷,最艱難的時期,此時的她“以為這是此生最黑暗的谷底,沒有一絲力氣繼續(xù)支撐生命”,并且“如困獸般在囚牢中咆哮,試圖找到出口沖出”,后來她開始了人生的探尋之路,隨后其足跡遍及31個國家,完成了佛學、心理學、印度瑜伽、阿育吠陀等領域的學習,成全了她的覺悟,七年后,她終于“在身心靈各方面都得以圓滿成長,企業(yè)、家庭、個人也變得順利、和平”。
在這本中沒有激動人心的故事言行,也沒有波濤洶涌的感情起伏,有的只是一個蓮花般的,如水一般平和的女子,安靜地講述著自己一路走來的經歷,生活逸事和心得感悟,返璞歸真的文字在娓娓道來中自有著一股打動人心的力量。
人生充滿無奈與無常,生有時,死有時,愛有時,恨有時,哭泣有時,歡笑有時,懷抱有時,失落有時,悲傷有時,跳舞有時。當我們面對人生中殘缺和煩惱時,李思瑤這樣告訴我們:“只有當我們愿意為外在的一切境遇負責,直面它們,在跋涉和探索中,成為生命的擔當者時,我們就會成長,成熟起來”。
生命不是用來思考和分析的,而是被體驗和經驗的。走過一段段的路,打開一扇扇的門,推開一道道的門,當越過某個臨界點,我們才認知到問題和疑惑只有經歷過才會被最終的領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體驗到生命中的喜悅和愛,也體驗到了生命的真諦。
在《綻放心靈》中,李思瑤告訴讀者們,“我們生命我做主”,當下就是最好的,放低自己,去接納每一天,懂得惜福和感恩,即使是曇花一現,也要綻放自己,“唯有活出更加美好的自己,才能為這個世界貢獻更多的愛、慈悲和喜悅”。
在書中不僅有樸素雅致的文字,還有著許多李思瑤自己可愛動人的小插曲故事。比如有一次,她爸爸來上海看她,沒想到中途來了帶來了她頑皮又愛哭鬧小侄子,不僅使她無法專心寫作,還占用了她很多的時間,但是李思瑤并沒有因此生出抱怨之心,反而,她的內心被感恩包圍,因為她感恩父母如此陪伴著她,感恩和小侄子共度人生的一段時光。
在這些龐雜多線的細細講述中,她一以貫之,想傳達的是:學會感恩和祝福,享受每一個當下,活出自在和喜悅,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人生,當我們改變時,命運就改變了。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書中還包括了許多精美好看的照片,畫面中的李思瑤或端坐在溪流旁,或漫步綠蔭下,或站立曠野中......,如一朵出水芙蓉,目光清澈,舉止優(yōu)美,神情安詳平靜再配上大自然優(yōu)美的風光,散發(fā)出獨特的魅力,與書中的內容相得益彰。
謀事在人,富貴由天。到了某個階段,我們會明白命運不是用來戰(zhàn)勝的,而是用來相處的,就像少年派和那只老虎,也正如李思瑤在《綻放心靈》中說到的:“我們不是要成為全世界最好的那個,只需要做最好的自己,天天向上,一天比一天進步,僅此而已”。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