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是放松自己去遠方看看的沒好事情,其中很多人是喜歡一個人去的,帶著不一樣的心境,情感故事:一個人的旅行一起看看!
一個人的時候,
不一定能看清很多外界的事物,
但終究是一個人面對所有事情的時候,
才能認清自己。
自從六年前第一次一個人開始背包旅行,就徹底愛上了這種在外人眼中孤僻且孤單,在自己看來愉快又自在的旅行方式。中間也會面臨被當?shù)厝蓑_,常常處于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延誤的飛機,可怕的食物,凌晨到達的火車,落下心愛的傘或者水杯,各種各樣突發(fā)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但讓我完全著迷于此的,第一是一直在路上的狀態(tài),這著實是一種完全不需要介意其他人眼光的自由和釋放,總覺得在路上的時候,可以完全的做自己,又可以放下自己,不需要太介意自己的妝容,不需要考慮自己的著裝,陌生人之間的彼此信任,純粹的交流,坦誠自己的有限,發(fā)掘自己更深的渴望。簡單說其實就是在自我成長。
其次,絕對是一種對未知和挑戰(zhàn)的特殊癖好。一個人的旅行,最妙的地方在于,你不能依靠任何人,你也可以向任何人求助。你可以計劃好一切,也可以完全沒有任何計劃。你不需要在路上等待,也可以一路磨磨唧唧。隨便坐上一輛巴士,在陌生的城市里轉(zhuǎn)悠,聽到喜歡的站名就下車的事,我還是蠻喜歡干的;漫無目的的朝著一個方向比如海邊走也最終總能走到目的地,這種方法除了在北京的老胡同里不適用(我經(jīng)常會走著走著就走進人家家里,好在我看起來比較無公害,所以就算是誤闖民居稍稍解釋一下也是可以的)。其他基本上在南方或者北方都挺適用的。
作為一個女生,特別是幾年前,背包旅行本身在國內(nèi)還不算那么流行,我記得剛開始時,常常聽到的說法是,“你一個人不害怕呀,這里小偷可多了”“你家人不擔心嗎”,我猜可能大家更好奇的是你一個人玩什么呀。其實我大學時出門玩基本上的裝備就是一個背包加一把尤克里里,走到哪里至少還有琴可以彈還有歌可以唱,雖然當時已經(jīng)在做很多演出(大學時一直有駐唱賺些旅行費用),但是在旅行中唱歌更多是想給自己聽,然而也不外乎會吸引很多玩音樂的朋友,大部分時間,青旅里彈個吉他自然而然就會有一幫人聚在一起了。不過可能更多時候,一個人更愿意自己去探索些小吃,underground 現(xiàn)場,嘗試一些自己從未涉獵過的領域,作為一個隱秘的內(nèi)向的人,自己一個人的時間真的百分之百都是享受和充電。但就算是一個人時,就算是在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也會按時作息,保持一直以來靈修的習慣,如果有機會,也會在早晨給自己做頓早飯。那時候airbnb和各類民宿真的還不像現(xiàn)在這么方便,基本上就是和青旅老板混熟了,借他們的鍋用一下,也給其他在路上的朋友做些早餐。這么想想,那時候的青年旅舍本身也不多,真正做起來的也都是些真正的背包客才會去的地方。不像現(xiàn)在,一個小區(qū)里可能都有好幾家打著青年旅社名義的便宜床位房。
早些年在旅途中遇見的伙伴,是真的非常珍貴的朋友;旧鲜且幻嬷,也不知道未來還能不能再見,大部分加了微信的都是女生,總覺得能遇見和我一樣一個人在路上的女孩子不容易,現(xiàn)在仍然能在朋友圈看到各自的身影,她們有的人已經(jīng)結婚有了baby,有的人去了更多的地方,有的回到了之前的生活里,不過大家都在move on,有一點想法可能人人都會有,但是真正能做出來行動,其實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對于早已被社會定義了的女性角色而言。
很多人把旅行當作是逃避某種現(xiàn)狀或者單純的放松,不得不說這些都是特別好的理由,也是我一開始選擇這條路的原因,但是久了會發(fā)現(xiàn),逃避終究解決不了任何現(xiàn)實的問題,反而可能會在得知逃避時間將要結束時產(chǎn)生更多焦慮;也會發(fā)現(xiàn),純粹的放松,往往會有意外的驚喜,畢竟沒有什么期待時一點點小的美好都可以讓自己樂半天;但是歸根到底,這種一個人的放松,也會有截止的時間,好像這么看來,就永遠沒辦法逃避了。這大概也不是什么哲學命題,畢竟這種無法逃避的現(xiàn)狀幾乎發(fā)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那么,旅行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對于我來說,旅行更多是為了一個人去面對未知,去接受不想接受的,去發(fā)現(xiàn)不曾發(fā)現(xiàn)的人事物。對于其他人而言,可能是為了追逐一個夢想,去找一個愛的人,去逃離一段關系,去改變自己,總之,這個答案,只有每個敢于自己獨自上路的人,自己最清楚。
所以說,旅行,終究是一個人的事呀。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